婚姻的本質

錢鍾書在《圍城》寫道:

「結婚無需太偉大的愛情,彼此不討厭已經夠結婚資本了。」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最後走進結婚殿堂,並能夠攜手一生的,大多數都不是那些神仙眷侶。

因為婚姻的本質,並不是愛情。

婚姻的本質 是價值分配

身邊一對情侶,平時感情很好,但到談婚論嫁那一步,兩個人談崩了。

矛盾點在於:

女朋友家裡要10W彩禮,男朋友媽媽覺得太高,只想出2W。

男生對待這個問題態度是,聽老媽的。

並且埋怨女朋友:不是口口聲聲說愛我,怎麼到最後獅子大開口(10W在當地是平均水平)。

女朋友那邊更氣:還沒結婚呢,就跟未來婆婆站一起了,結了婚那還得了。

於是兩人一拍兩散,各奔東西。

戀愛的時候只需要談感受就好,但是結婚就需要考慮經濟因素。

特別認同一句話:結婚就是合夥開公司。

開公司需要啟動資金,你有多想開這個公司,取決於你為這個公司帶來的價值幾何。

這個價值不僅僅是物質,還包括外貌、能力、情商、魅力、認知等等附加價值。

最好的結果是雙方價值匹配,誰也別占誰便宜。

但是人有一個弱點,就是想用更小的價值,換來更大的回報,企圖占婚姻的便宜。

這樣的人,既不懂愛情,也不懂婚姻。

沒有人能在婚姻里佔到便宜,即使有這種好事,你在婚前佔到的便宜,也會在婚姻中盡數失去。

還有一個真相是,婚姻制度的建立之初,不過是為了家族的財產能夠得到合法繼承;

到了現代,你去翻一翻《婚姻法》就會看到,法律保護的是財產,找不到「愛情」兩個字;

你會發現,婚姻制度的最初,不是為了愛情,愛情只是人們為了美化婚姻而賦予的情感和浪漫。

婚姻的本質,是一場彼此兌付平衡的價值交換。

換句話說,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遇見什麼樣的婚姻。

美化婚姻

沒有愛情的婚姻 是不道德的

婚姻如果是一架往前奔走的機器,那麼愛情就是機器運行的潤滑劑。

沒有愛情的婚姻,就像一架相互之間磕絆運行的機器,走不了多遠,就稀碎了。

就算上一輩的相親式婚姻,那些走得長遠的,都是在婚後滋養出愛情的良配。

我媽曾給我講過大姨的故事。

大姨年輕的時候,談過一場自由戀愛,但那個年輕人是外地人,所以姥爺就怎麼也不允許。

後來直接將大姨鎖在家裡,不讓她出門。

經過這一折騰,兩個人就此分了手。

後來,她聽從父母的安排,嫁給了附近村子裡的一個年輕人。

就這樣大姨按部就班地完成了結婚、生子、養育的流程,但是很少見她開心過,總是鬱鬱寡歡的。

後來等到孩子高考完後,大姨突然心平氣和地提出了離婚。

姨父怎麼挽留,大姨就是鐵了心要離開。

印象深刻的是大姨說過一句話:

我的婚姻就是一場悲劇,只有父母之命,沒有一絲愛情。以前我為父母、孩子活,以後,我為自己活。

沒有愛情的婚姻,就像一所暗無天日的牢房,一輩子要跟不喜歡的人、事互相糾纏。

相反,如果找對了人,嫁對了婚姻,那就是百年之好,永結同心。

婚姻到最後 都是跟自己過

婚姻中最大的忌諱便是,總想著改變對方。

你以為他那麼愛你,一定會為你改變,殊不知身為一個成年人,他的三觀和習性已經養成,即使為你改變,也是一時的偽裝。

與其想著改造對方,不如一開始就找一個對的人;

阿紫跟丈夫結婚後,一直希望他能夠晉升公司的高管。

但實際上,丈夫只是一個老實憨厚的人,並沒有領導用人的實力。

兩人結婚五年,阿紫一直在拼命地鼓勵老公,雖然老公每次也積極準備,但最後總是竹籃打水。

不僅如此,有次想給孩子換個學區房,老公堅決不同意,理由是會給家裡帶來不少壓力。

不得不說,看到老公居然這麼慫,阿紫是動過離婚念頭的。

但有一次阿紫做了個手術,老公居然請了2周的假,特地在家照顧她,每天給她做好吃的,還總逗她開心。

阿紫突然就釋懷,雖然丈夫事業一直平平,但卻知冷知熱,不僅疼愛她跟孩子,對整個家庭都盡心盡責。

認識到老公沒這方面的才能,阿紫後來就放棄了。

阿紫開始很努力地工作、存錢,2年後自己開始做生意,收入翻了不少。

她自己也感慨:自從學會接納,不再試圖改變對方,日子一下子就輕鬆多了。

聽過一句話:

無論跟誰在一起,都是一場自我的修行。

不要總是苛求別人,學會降低自己的期望,婚姻才處處充滿驚喜。

與其想著改變他人,不如好好經營自己。

學會跟自己相處,才是婚姻中最大的智慧。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拎得清的女主盛明蘭曾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

「婚姻里未必一定需要愛情,作為女人也不應該把眼光放在兒女情長上,要實現經濟和精神的獨立,去看看更廣闊的世界。」

的確如此。

婚姻的本質,並不是愛情,愛情太狹窄了,我們應該通過婚姻拓寬人生豐富的體驗。

婚姻自有它豐富的內涵,它是一所修羅場,不僅是情商的博弈,是處事的提煉,是情義的升華,是境界的拓展……

遇見難處,想辦法渡過去;

暫時平順,懂得珍惜幸福;

如果一生過得平平順順,無波無瀾,那該多乏味,那該多無趣。

人生如此,婚姻亦如此。

待到盡頭處,我們帶著一生的故事,從低幼蛻變成熟,由簡單變得豐盛,那就是很好的一生。

來源:十點讀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