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年紀輕輕成為「小聾人」

要知道,耳朵是人體的聽覺器官。它能夠將接收到的聲波轉換成神經信號傳給大腦,大腦又會將這些信號「反饋」給我們自身,於是我們便聽到了外界諸多美妙的聲音。

嘰嘰喳喳的鳥啼聲、呼呼的風聲和淅淅瀝瀝的雨聲、孩子們的歡笑聲、知心朋友交談的話語,如果沒有這些親切的聲音,這個世界會變得多麼蒼白和遺憾。

但遺憾的是,據世衛組織估計,全球目前有11億年輕人面臨著不安全的用耳習慣,進而引發的聽力損失風險。

聽力一旦損害,將會是不可挽救的傷害

無論時間長短,耳朵若處在巨大的噪音中會引發感覺細胞疲勞,進而引起暫時喪失聽力和耳鳴

若音量特別大,又或者經常性接觸,長時間接觸,就會造成感覺細胞以及其他結構的永久性傷害,進而引發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

若聽力逐漸喪失,就會影響到語言的理解,從而影響到人的日常生活。

聽力一旦損害

預防聽力,需要做好哪些事?

第一,預防耳膜穿孔

耳膜是感受聲波振動的器官,如果耳膜破裂或者穿孔,相當於無法接收聲音的信號,聽覺就無從談起。

引起耳膜穿孔的原因很多,在兒童中,機械外傷引發耳膜穿孔的案例非常多。

另外,感冒往往會引發中耳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炎症惡化時也會導致耳膜穿孔,發現有耳膜穿孔的可疑症狀時,需要及時就醫,否則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預防耳膜穿孔

第二,預防耳朵進水

如果耳道進了水,沒有及時處理乾淨的話,非常容易引發中耳炎,不僅影響聽力,還可能引發疼痛,造成身體不適。

嚴重的中耳炎也會造成耳膜穿孔,若水已流入耳朵的深處,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處理,萬萬不可自己嘗試用棉簽吸水,避免捅破耳膜。

預防耳朵進水

第三,謹慎使用部分藥物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兒童用藥還沒有完全形成規範,不合理的用藥造成了大批兒童永久性耳聾,即「藥物性耳聾」。

人體的耳朵裡佈滿神經和細胞,它們對藥物非常敏感,如果用藥不規範,則會對這些神經和細胞造成永久性的、不可逆的損傷,從而導致耳聾。

這些藥物常見的有:慶大黴素、新黴素、阿司匹林等

第四,警惕突發性的耳鳴

實際上,耳鳴也是耳朵發出的一種「警報」,說明耳朵可能出現了一些疾病問題。

所以,經常耳鳴的人應該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如果發現問題才能及時治療,以免引起更嚴重的耳部疾病。

警惕突發性的耳鳴

第五,遠離各種噪音

逢年過節時的鞭炮聲、機器長時間的轟鳴聲、長期佩戴耳機播放大音量的音頻……這些對於耳朵來說,都屬於噪音。

如果人長期處於嘈雜的環境,耳朵就會受到影響,漸漸對聲音不再敏感,嚴重時就會出現聽不清楚甚至耳聾的症狀。

遠離各種噪音

耳機等設備音量盡量小一些

要知道,人耳的正常聽力頻率範圍在20-20000Hz,日常所接觸的聲音頻率通常在500-3000Hz

長時間的接觸噪音以及短暫的強噪音會破壞耳蝸中的膜細胞,而受損的毛細胞不會發生。

因此減少使用個人音頻設備,連續佩戴時間不宜超過60分鐘,同時降低個人音頻設備音量,建議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

盡量遠離噪音源頭,同時減少停留時間,對於需要長期處在噪音環境中工作的人,就需要佩戴防護耳塞以及耳塞。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