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第一次體驗到認識真理的快樂

愛因斯坦於1879年生於一個猶太商人家裡,父母都希望他將來有所作為,但是漸漸地他們發現孩子智力發育很慢,不像一般孩子那麼機靈聰敏,到了三歲才開口說話,父母著急了,他們請來了醫生,醫生說,孩子沒有病,只是不善於說話而已。

到了四五歲,愛因斯坦經常一個人對某一物體發呆,而且總是遠離嘻笑玩耍的孩子,像生怕別人打擾一樣,因此,他顯得很孤僻。

五歲時,父親拿一隻小羅盤給他玩,愛因斯坦捧著羅盤,見裡面的指針轉來轉去,最後始終指向北方,他奇怪了,他把羅盤捧在胸前,把指針轉一圈,又轉一圈,不管怎麼轉,那根針總是指著北方。他呆呆地站在那裡,手裡捧著羅盤,默默地想:針四周什麼都沒有,是什麼神奇的力量把針吸住了呢?他呆呆地站在那裡想,直到母親喊他吃飯,他還站在那裡思索。

秋天,愛因斯坦一家去郊遊,當走進一片茂密的樹林時,他卻不見了,母親到處找他,焦急地喊他,他卻一個人在林間輕輕地穿行,一會兒摘下一片樹葉,細心觀察樹葉的脈紋,一會兒觀看陽光從樹葉間透出的光斑,到了湖邊,他就蹲下身來,一動也不動地望著湖面上起伏的微波。當母親好不容易找到他時,他正坐在地上,凝望著一隊隊忙忙碌碌來回穿梭的螞蟻。「阿爾伯特」媽媽一把拉起小愛因斯坦的手,發現他呆的地方離她叫喊的地方很近,「你幹嗎不答應媽媽,讓媽媽來回的跑。」「沒有,媽媽我沒聽見。」小愛因斯坦說,媽媽只好微微地嘆了一口氣。

為了給這位孤僻的孩子的生活帶來一點樂趣,從六歲開始,媽媽開始教他拉小提琴,他對這個樂器發出的聲音如對大自然斑瀾的色彩一樣,十分敏感,他學得專心致志。從此小提琴成了他漫長生命旅程上不可缺少的夥伴。每當工作疲倦時,他便拉起小提琴,使內心保持和諧與平靜。

讀小學時,由於他性格孤僻,同學們都歧視他,老師也不喜歡他,老師向他提問題時,他好像聽不見一樣,總是默默地去思考自己的問題。於是老師便喊到:「愛因斯坦,站起來,站到大廳裡去,等到中午放學回家!」小愛因斯坦便默默地走到大廳,站上兩個鐘頭,老師還說「這孩子真笨,什麼功課都不好!」

實際上,小愛因斯坦不習慣學校那套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他有自己獨特的獨立思考的特點,在這種死板的學校環境中感受不到追求知識的快樂。愛因斯坦不喜歡它,他總希望早點放學,好躲回家去,在家裡,他就可以在理想和希望裡遨遊。對教育規範的不適應,使愛因斯坦曾經連續多次考試不及格。

愛因斯坦有個叔叔,名叫雅各布,雅各布叔叔很善於饒有趣味地講解方程式,他給愛因斯坦講解知識生動有趣,愛因斯坦很喜歡。

這天,雅各布叔叔給愛因斯坦講代數課,雅各布叔叔說:「代數嘛,就像打獵一樣,那頭藏在樹林裡的野獸,你把它叫做x,然後一步一步逼近它,直到把它逮住!」通過雅各布叔叔生動形像地講述,代數的真諦便深深印在愛因斯坦的腦海中。

幾何也是雅各布叔叔給他啟蒙的。雅各布叔叔在紙上畫了一個直角三角形,標上A、B、C,慢慢地一筆一劃地寫上公式,然後對愛因斯坦說:「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畢達哥拉斯定理,兩千多年前的人就會證明了。孩子,你也來證證看。」

愛因斯坦相對論

12歲的愛因斯坦,根本不懂什麼叫幾何,但是他被這個定理迷住了。他雙手支著腦袋,皺起眉頭,一連三個星期,總是坐在自己的小書桌前苦苦思索。最後,居然給證明出來了。愛因斯坦第一次體驗到認識真理的快樂,他的創造才能萌發了。

不久,雅各布叔叔送給他一本幾何教科書。他捧著這本書,讀得心醉神馳,那一個個幾何定理的證明,嚴密得滴水不漏,使人不能有半點懷疑,人的思維是那樣明晰、那樣可靠,給他留下了難以形容的印象。

14歲時,愛因斯坦開始學習高等數學,當同學們還在等邊三角形的淺水中撲騰時,他已經在微積分的大海中暢遊。數學老師也不是他的對手,常常被愛因斯坦問得張口結舌。因此老師不喜歡他,說他「生性孤僻」,「不守紀律」,「想入非非」,以至於愛因斯坦父親問學校校長,愛因斯坦將來該從事什麼職業時,校長毫不掩飾地說:「幹什麼都一樣,他長大後絕對不會有什麼成就的。」由於同樣的原因,數學老師對愛因斯坦說:「愛因斯坦,你永遠不會有作為的。」這些話深深刺痛了愛因斯坦的心。「我一定會有作為的。」他在心裡默默地說。

愛因斯坦對許多問題有自己的獨特的看法,在中學,他經常思索這樣一個問題:假設光的接收器眼睛,跟隨在光的後面,用光速飛奔,會發生些什麼情形呢。對此,他作了種種設想,但找不到答案。實際上,在他這個奇怪的想法裡,已經孕育了相對論的萌芽。

有一次,愛因斯坦爬上一架梯子掛一幅畫,由於他專心地思考自己的問題,一不小心,竟從梯子上摔了下來。他馬上想到一個問題:「人為什麼筆直摔下來呢?」經過認真思考後,他得到了答案,他認為物體是沿著阻力最小的路程運動的,這對他後來研究廣義相對論給予了很大的啟發。

15歲時,愛因斯坦報考蘇黎世的瑞士幫工學院,但沒有被錄取,他又補習一年,16歲時,終於考上了大學。在大學學習中,愛因斯坦表現了自己的特點:他集中精力在能夠導致深邃知識和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的問題上面,而把其他東西撇下不管,以便不因負擔過重而離開研究的要點。就這樣,他以自己獨特的思考問題方法,發明了舉世聞名的「相對論」,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