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脾氣,決定孩子一生的福氣

家庭,由父親和母親共同打造。

在一個家庭中,父親是大樹,母親是大地,孩子是枝芽。

而家庭教育並不需要父母多麼的優秀,一個有著情緒穩定的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父母的好脾氣,是給孩子最優質的教育!

01 父母的壞脾氣

是劃在孩子心頭的傷

有人說,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家長脾氣越大,教育效果就越差。

德國經典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

一隻小企鵝向我們講述了它和媽媽之間的非凡經歷。

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衝著我生氣地大叫。

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

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裡,我的翅膀掉到了熱帶叢林中,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我的尾巴呢?它在街上就像是個謎。

我就剩下了一雙腳,跑啊跑……

我想叫,但沒有嘴。我想找,但沒有眼睛。我想飛,但沒有翅膀。

跑啊跑,到了傍晚跑到了撒哈拉大沙漠,我累了。

這時一個大影子罩住了我,是我發脾氣大叫的媽媽開著大船來了。

她已經把那些丟掉的部分給找了回來,並把他們重新縫好連上。

最後找到了我的腳,這下全縫好了。

「對不起!」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對我說,然後我們就開船回家了。

小企鵝最後開心了嗎?小企鵝是開心了,但它也疼啊,因為它是被縫上的。

父母發脾氣,或許只是一分鐘的事情,但對孩子的傷害卻是非常大的。

父母的每一次發脾氣,都是劃在孩子心頭的傷,早已無法彌補。

02 父母常發脾氣

對孩子有哪些影響

有句話說得好:一分脾氣七分害。

父母愛發脾氣,孩子往往不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相伴著脾氣暴躁的父母長大,孩子往往會變成以下這幾個樣子:

一是收穫同樣脾氣不好的孩子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響著孩子。

孩子從小就喜歡模仿別人,父母是什麼樣子,孩子就會是什麼樣子。

二是收穫一個性格自卑的孩子

父母愛發脾氣,孩子會因為害怕而變得順從。

即使自己心裡有意見,也不敢提出來。

在這種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沒有安全感,沒有主見,甚至變得自卑。

三是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冷漠

由於長期生活在不正常的環境中,長期遭遇父母的壞脾氣。

慢慢地,孩子除了不做聲,除了忍受,似乎別無他法。

忍得久了,也就變得麻木了,麻木的時間長了,也就逐漸變得冷漠。

四是親子關係淡薄

父母脾氣不好,孩子就不敢接近,不敢敞開心扉,時刻處在擔驚受怕中。

所以無論遇到什麼時候,都不會跟父母說,只會自己默默承受。

久而久之,孩子跟父母的關係就會越變越淡薄。

教育界有位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

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給孩子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

在沉重的枷鎖下,孩子如何能健康快樂地成長呢?

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必有一個問題父母。

03 父母的好脾氣

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美國勵志導師奧裡森·馬登在《一生的資本》中說:「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脾氣,是父母的必修課,更是送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

胡適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

「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情感的話。」

胡適的母親雖然十分和善,但是並不代表她毫無原則地寵溺孩子。

恰恰相反,母親管束胡適最嚴。

她是慈母兼任嚴父,但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他一句,打他一下。

她會給孩子罰跪、說理,無論怎樣重罰,她都不允許孩子哭出聲來,因為她教訓兒子不是藉此出氣叫別人聽的。

最後,胡適寫道: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給孩子正面情緒。

孩子的成長,需要一個溫和的環境。

因此,當你心情不好,或者是孩子激怒你的時候,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大發脾氣。

要及時平復自己的情緒,好好跟孩子溝通,正確教育孩子,才是聰明、理智、負責的父母該做的事。

如果在衝動之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跟孩子大發脾氣。

那麼事後就要做好修復工作,和孩子坦誠道歉,降低孩子內心的恐懼和誤會。

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壞情緒止於自己。

不將家人作為情緒發洩的工具,才能讓家成為充滿愛的保護地,孩子才能快快樂樂地長大。

總之,好脾氣才有好教育,好教育才有好兒女。

為人父母,請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亂發脾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