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這樣一段話:

「跟不同人相處是完全不一樣的。

有的人給你充電,和他聊兩句,你就滿血復活了;

有的人只會耗電,你跟他說一句話,感覺能少活好幾天。」

人要補充能量,就像手機需要電量一樣。

多靠近為你充電的人,方能獲得長久的滋養。

情緒滋養

人與人之間的情緒是互相流動和傳染的。

一個情緒穩定的人,身上自帶一種力量,渾身散發磁場,給身邊人帶來安全感和鬆弛感。

好情緒,能讓自己快樂,同時也能感染身邊的人。

和一個情緒穩定的人在一起,自己的心態會日趨平和;

和一個喜怒無常的人在一起,自己的心態也會變得陰晴不定。

作家冰心和丈夫吳文藻的幸福生活,就得益於兩人的好情緒。

吳文藻是社會學家,同時也是一個「書獃子」,在生活中,總是會做出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面對這樣一位在生活中總是幫倒忙的丈夫,冰心不但不抱怨,還笑著調侃丈夫是個「傻姑爺」。

她還時而捉弄丈夫,被戲弄的丈夫一點也不生氣,反而和妻子一起大笑。

心理學家黃啟團在《圈層突破》中曾說:如果一個人能夠溫暖他人,給人帶來快樂,這樣的人被稱之為「發光體」。

人生向來都是悲喜交加,每個人總有心情低落的時刻。

與「發光體」的朋友相處,他們積極的言行舉止,會在不知不覺中滋養你的身心。

把時間留給情緒好的人,生活才能時時充滿溫暖。

能量滋養

大衛·霍金說過一段話:「負能量人的磁場是紊亂無序的,令人煩躁消極;而正能量人的磁場,能有序運行,則會帶給身邊的人力量。」

選擇與正能量的人在一起,即便身處低谷,也能獲得源源不斷的鼓勵與幫助。

編劇裡則林與作家劉同相識時,還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學生寫手。

他的文筆好,寫出來的文章生動細膩,卻鮮有人知。劉同見狀,就經常把他的文章分享出來,為裡則林引流。

大學畢業後,裡則林的父母反對他繼續寫作,就停掉了他所有的生活費。

正當他打算妥協,放棄寫作的時候,劉同又主動聯繫他,想幫他出版作品。

最終在劉同的積極支持下,裡則林順利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

每每回憶這段往事,裡則林都說:「如果當初沒有認識劉同,就沒有今天的他。」

孔子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生活中,人人都會遇到裡則林的處境。

那些難邁的坎,棘手的問題,很容易讓人進退兩難。

和心態積極的人同行,我們的意志也會變得堅強,遇事淡定從容,活得優雅而通透。

就像作家胡束辛所說:「在生命的艱難跋涉中,別人一句簡單的鼓勵,往往就能給你無限的動力。」

選擇和高能量的人在一起,方能在不知不覺間,得到精神的賦能,保持飽滿的狀態。

認知滋養

看過這樣一段話:

「當你停滯不前的時候,就去找不同的人聊天,尤其是各行各業的高手。

因為他們的認知水平遠高於你,思想交流的過程,就是在給你的認知充電。」

當你拓寬了思路與認知,面對迷霧重重的局面,或許就會瞬間豁然開朗。

一家百年烤鴨老店的店主講過自己過往的一段經歷。

店主一直想做大自己的品牌,2008年,老店被評為「中華老字號」,他迅速開了幾家分店。

他還提出「百年傳承」的口號,想要以此招攬顧客。

誰知不到半年時間,分店竟紛紛瀕臨倒閉。

店主為此還召集了員工開會討論,卻仍舊毫無頭緒。

直到一次飯局上,他意外結識了一位相關專家。

兩人閒聊中談及此事,專家笑道,簡單,把你家烤鴨「乾又香」,放進口號中。

店主聽後,慌忙擺手:「千萬不能提,周邊就有不少人嫌我家的烤鴨太乾。」

專家直言道:「眾口難調,你的顧客應該是全國範圍內喜歡乾香的人。」

店主恍然大悟,回去之後迅速更改了口號。

結果短短兩年內,「乾香」的口味就吸引了一大批顧客,連鎖店年銷售額破億。

店主也經常拜訪專家,得到了一次次認知升級。

人生路上,很多時候,我們所遇到的困境,說到底都是認知不夠。

我們絞盡腦汁也無法攻克的難題,有些人卻能輕而易舉地化解。

很認可一句話:

「認識一個高人就是開了一扇窗戶,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能讓你思考、覺悟,這已經夠了。」

與其扎堆在一群低層次的人中間,為膚淺的觀點爭論不休,不如靠近一個高認知的人。

往往對方的隻言片語,就能給你啟發,助你開拓思路。

常與高人交往,就是在給自己的認知充電,為未來的發展蓄能。

作家洪昭光說過一句話:

「如果人是需要電力才能正常運轉的生物,那麼不同的人際關係會對人的電力有不同的影響。」

跟耗電型的人在一起,他們會消耗你的情緒;

與充電型的人同行,對方則能提升你的認知。

當一個人得到了源源不斷的能量補充,就能以充沛的精力去實現人生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