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特輯 SARS


【非典型肺炎】答問

甚麼是嚴重呼吸系統綜合症【非典型肺炎】?
這是急性的呼吸道感染而病源不明; 在多過地區包括香港均發現個案。

非典型肺炎的病徵為何?
發燒、全身乏力、發冷、頭痛、全身酸痛,肺部X光檢驗顯示肺炎象徵,其它病徵包括咳嗽,呼吸急速或困難。

感染非典型肺炎的病人是否出現發熱的病徵?
是。

非典型肺炎與一般感冒有何分別?
一般感冒病微包括發燒,咳嗽,頭痛,病徵在數日後轉好,並且沒有肺炎蹟象。

非典型肺炎與典型肺炎有何分別?
典型肺炎通常是指由肺炎鏈球菌等常見細菌引起的肺炎,症狀包括發燒、胸痛、咳嗽、咳膿痰,病徵通常嚴重而且出現得早。

非典型肺炎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體、衣原體、腺病毒以及其他未明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

非典型肺炎潛伏期多久?
潛伏期約為二至十天。

是否有疫苗預防非典型肺炎?
現時病毒還未明確知道,所以暫時沒有疫苗預防非典型肺炎。

有沒有治療方法?
根據本地的個案及經驗顯示,部份病人對類固醇及抗病毒藥治療反應良好。

流行性感冒的疫苗能預防非典型肺炎?
不能。

如有懷疑病人感染非典型肺炎,是否必須照x光才可證實感染?
懷疑感染非典型肺炎應及早求診,X光檢驗有助診斷。

非典型肺炎由甚麼途徑傳染?
非典型肺炎由飛沬及分泌物傳染。

有什麼根據說明非典型肺炎並非由空氣傳染?
根據現有資料及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是由飛沬傳染,但亦不可排除其他途徑。

如何避免在辦公室感染非典型肺炎?
員工如有不適,應及早求診,留在家中休息,不要上班。

所有員工要注意個人衛生,及培養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打開窗戶,如用空調,需經常清洗隔塵網。

及保持辦公室物件和器材清潔。

到公共游泳池游泳是否安全?
沒有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非典型肺炎經由游泳傳染。現時未有因游泳而感染的報告。如有呼吸道感染的病徵,不應前往泳池游泳。

如何避免在升降機內受感染非典型肺炎?
市民應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茪f鼻。如有呼吸道感染的病徵,須戴口罩,大廈應保持升降機清潔。

市民會否因接觸紙幣而感染非典型肺炎?
現時資料顯示非典型肺炎是由飛沬傳染,不會經紙幣傳染,但市民應注意個人衛生。

如有感到不適,到診所求診會感染非典型肺炎嗎?
衛生署已向全港所有醫生發出有關預防非典型肺炎於診所內傳播的建議。求診者應注意個人衛生。戴上口罩有助預防感染。

假如懷疑染上肺炎,是否應即時往急症室求診, 安排留院觀察?
如懷疑染病,請盡早求診,是否需要留院觀察是由醫生決定。

一般市民能如何預防非典型肺炎?
市民應注意個人衛生,如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茪f鼻;

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洗手;

用聹G洗手,然後以用後即棄的紙巾揉乾; 不應共用毛巾

及培養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或照顧受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應該戴上口罩

當感到不適時,應請盡早求醫。

如有家人或朋友證實感染非典型肺炎,應採取什麼預防措施?
小童不宜往醫院探訪患者,探訪者亦須採取應有預防措施。

與證實感染非典型肺炎患者有親密接觸人仕,應注意下烈事項:-

與患者接觸後七天內須戴上口罩 (非典型肺炎潛伏期為七天)

清洗患者家中的家具及玩具 (以1:49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

留意自己身體狀況,如有病徵請盡早求醫

家中的學童及任職教職員的成員,須留家觀察七天 (非典型肺炎潛伏期為七天)

衛生署會否替證實感染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居所消毒?
衛生署會建議家人清洗居所及指導清洗方法。

曾前往醫院探病的人士穿著的衣服應否即時清洗?
應即時清洗。

衛生署建議市民用什麼型號的口罩?
一般外科手術用的口罩(surgical mask)有助預防非典型肺炎的傳播 。

是否只有 N95 才有效防止感染非典型肺炎?
一般外科手術用的口罩及N95口罩同樣有效預防非典型肺炎。

口罩需要隔多久更換?
一般情況下,外科手術用的口罩可持續用數小時。 N95口罩在一般正常情況使用下可 用一至三星期。如發現口罩有裂縫或損毀須即時更換。

現時前往內地安全嗎?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暫時沒有建議任何國家不適宜旅遊。旅客如有不適,應盡早求診。如有非典型肺炎病徽,切勿繼續行程。

旅客到香港旅遊安全嗎?
香港有優良醫護設施及有效的疾病監察系統,所以香港仍然是一個安全的旅遊地方。

旅客到香港旅遊應採取什麼預防措施?
旅客應注意個人衛生及避免前往人煙稠密的地方。

戴上口罩就可以預防傳染嗎?
戴上口罩有助預防傳染。市民仍需注意個人及環境壎矷C

甚麼人士應戴上口罩?
以下人士應戴上口罩:-

有呼吸道感染的徵狀的人士
照顧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士
與証實患上非典型肺炎的病人有親密接觸者,需七天內戴上口罩 (由最後接觸起計)
醫護人員

壎芵p對於在家中或餐館中與他人用g時有可建議?
壎芵p鼓勵市民使用公筷及公匙。

衛生署應多做健康教育工作,鼓勵市民使用公筷。
衛生署鼓勵市民使用公筷及公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