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特輯 SARS
醫學資料
Home 回首頁


中大夥劍橋研製沙士抗體

7 月 20日 星期日 【蘋果專訊】

用康復者血清 注入細胞培植

非典型肺炎疫情雖然暫告一段落,不過防治「沙士」的工作仍然繼續,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鍾尚志昨日透露,院方正與英國劍橋大學利用康復者血清內的抗體,共同研究複製出大量可供使用的抗體,以便將來可用於救治「沙士」患者。

讚揚醫護堅守崗位

中大醫學院及理學院昨日聯合舉行一場名為「健康與理」講座,由多位中大教授講述非典型肺炎資料,約有一千人參加,大多是中學生。

在對抗非典型肺炎疫症中付出巨大的鍾尚志,以坐過山車來形容抗疫期間的心情,時喜時憂;他又讚揚醫護人員堅守崗位,在疫症下沒有退縮。

鍾尚志在會上指出,康復者的血液內含有克制引致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抗體,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便曾用康復者的血清醫治患者,效果不錯。

淘大患者病毒基因

鍾尚志續說,由於含有抗體的血清供應有限,不能大量提供,故該院正與劍橋大學研製「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Antibodies),即是複製抗體,將抽取自康復者血清的非典型肺炎抗體,注入生長迅速的生物細胞內培植,以製造出大量該類抗體,但暫未算研製成功。

中大生物化學系副教授徐國榮指出,抗體可包裹引致非典型肺炎的冠狀病毒的「刺蛋白」,令病毒無法入侵人類細胞進行複製;不過他承認,病情嚴重患者所出現的併發症,多由於其他原因引致,故此對這類病人使用血清抗體成效不大。 徐國榮又表示,已排列出淘大花園患者的病毒基因圖譜,並推算出他們之間互相感染關係,但暫未能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