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特輯 SARS
醫學資料
Home 回首頁


干擾素β抑制沙士病毒

7 月 26日 星期六 【蘋果專訊】

德科學家新發現 待動物測試證明

在香港出現非典型肺炎爆發之際,德國科學家在尋找治療沙士藥物方面有新發現,一種用於治療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的干擾素β,在實驗室內能有效抑制沙士,有可能發展為治療沙士的藥物。

有關發現刊於今日出版的國際著名醫學界雜誌《刺針》。德國科學家研究三種干擾素,發現以干擾素β能夠最有效對付沙士病毒;至於香港曾經用以治療沙士病人的干擾素α,也能有效抑制病毒繁殖,但β的功效較之強力五至十倍。

用以抵抗疾病

香港醫院藥劑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項目總監崔俊明表示,干擾素是人體免疫系統產生的物質,用以抵抗疾病,但有些病人的免疫系統出現障礙,或病毒太多而體內產生的干擾素不足以對付,便可注入干擾素作治療。

他指出,香港也曾以干擾素治療沙士,但效果不明顯,部份病人對干擾素沒有反應;當時香港所用的干擾素α,一般用於治療丙型肝炎及腫瘤等病;而今次德國科學家所用的干擾素β,則用於治療多發性硬化、一種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病症。

代謝影響成效

崔俊明說,雖然德國科學家發現,干擾素β在實驗室內有效抑制沙士,但不代表在臨床治療上有效,因為人體的新陳代謝、各器官的不同反應,都會影響治療成效;所以有關發現,尚待動物實驗成功,再於臨床試驗,才可真正成為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