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特輯 SARS
非典之外
Home 回首頁


SARS學生愛中康復

2003年7月4日 星期五 【明報專訊】

首批進入瑪嘉烈醫院的百多名SARS患者中,有一對姊妹曾進入深切治療部,其中一人是就讀德愛中學的伍晨。

「醫護是天使」

患SARS前,伍晨對醫護人員的印象不太好﹔但在訪問中,她卻眼泛淚光的說﹕「那晚我偷偷哭泣,護士進來緊緊地握著我的手,醫生更說不想失去我們,令我感動不已。我覺得他們是散發光亮的天使。」

雖然伍晨受盡病魔折磨,終日神志不清,呼吸困難,還時常要抽血、吊鹽水,周身插著喉管、吸氧氣,但學校師生及朋友親手製作的一袋袋心意卡、紙鶴及星星,令她萌生意志力,推動她生存下去。

在眾多關心她的人當中,讓她感受最深的是親人。伍媽媽病危時也不忘關心伍晨,雖然彼此不能見面,但仍透過電話給予女兒無限支持,讓她體會親情可貴。伍晨感慨地說﹕「今年的母親節,一家人能平安相聚一起,真的很可貴。」

此外,她對由上海來港、每日在家與醫院之間奔波的姨姨感激不已。當被問及有否向姨姨道謝時,伍晨再次眼泛淚光,害羞地笑說﹕「一切盡在不言中。」

「腳踏實地」興奮

所謂「經一事,長一智」,經歷此事後,伍晨首次意識到生命是如此短暫與脆弱,同時還感受到生存的喜悅,「當我終於能離開病床時,我興奮得不斷重重踏地,尋回那份遺忘了的感覺。」她手舞足蹈地說。

現在,伍晨學會珍惜身邊一切,盡力做好每一天,並立志當醫生,造福人群。她笑言﹕「我已不再是以往懵懵懂懂、胸無大志的小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