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特輯 SARS
相關資訊
Home 回首頁


北京為小湯山醫院存廢發愁

2003年6月29日 星期日 【蘋果專訊】

北京自沙士疫區名單中除名後,令中國政府引以為榮的北京小湯山醫院也完成了其歷史任務。這座耗資二億元、只用了七天七夜建成的戰地醫院的存廢,成為當局發愁的難題。

討論一周仍未有定論

小湯山醫院位於北京近郊昌平區,當局動用了四千多名施工人員趕建而成,作為收治沙士病人的專責醫院,佔地一百二十二畝,總建築面積達二萬五千平方米,自五月一日開始陸續收治了六百八十名確診的沙士病人,結果只有八人不治身亡,而一千三百多名醫護人員則無一受到感染,創下抗炎奇。

六月二十日,小湯山醫院送走最後一批康復出院的沙士病人時,北京市生局已宣布標誌北京抗炎取得勝利。但對這座醫院的存廢,當局討論了一個星期,仍未有定論。

廣州《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引述北京防炎工作小組成員、北京協和醫院杜斌博士說,小湯山醫院對北京防治沙士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作為臨時建築,這家醫院無法承擔永久性傳染病醫院職能,「因為條件不適合,留也沒有甚麼用途。」

恐沙士秋冬時再爆發

中共建國後,也曾針對一些重大傳染病,如鼠疫、瘧疾、肺結核等,建立了一批專門醫院,但這些疫病後來都被有效控制,發病率很低,令一大批專責接收傳染病的醫院日子難過,小湯山醫院的情況將同出一轍。

曾被當局徵用作沙士專責醫院的中日友好醫院,也面臨設施浪費問題。呼吸科主任林江濤說:「為改建沙士專門醫院,建了許多病房和設施,現在要恢復過來需要很多錢。」

雖然當局傾向於拆除小湯山醫院,但沙士會否在今年秋冬時節再度爆發,卻無法肯定。

中國疾病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表示,小湯山應該保留半年或一年,作為北京的防疫基地,若沙士不重來,拆除將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