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特輯 SARS
相關資訊
Home 回首頁
義工網絡】【網絡寶庫】【非典特輯】【香港星星】【開心一籮】【公子相簿】【常用網址
網絡小品】【網絡備忘】【網絡生活】【網絡遊戲】【網絡圖畫】【騙案實錄】【網頁地圖


港研究員染沙士機會不高

2003年12月18日 【蘋果專訊】

台灣研究員詹家琮雖在最高規格的P4實驗室培植沙士病毒,但仍不慎受到感染。本港生署署長林秉恩相信,本港研究人員在實驗室感染沙士的機會不高;而有進行沙士病毒培植的香港大學也認為,暫毋須提升實驗室的安全規格。

實驗室可按其設施及運作步驟分為P1、P2、P3、P4四級;根據美國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的指引,培植沙士病毒須在P3實驗室進行,P4實驗室則可處理伊波拉病毒等高度傳染性病毒。

兩實驗室可培植病毒

本港現時只有生署及港大的實驗室可培植沙士病毒。林秉恩說,有關實驗室的設施符合世標準,並設有警報機制,當實驗室發生意外或員工不適時須即時呈報。

港大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潘烈文指出,港大的實驗室屬P3規格,處理沙士病毒的研究員共有十多名,他們均依照世及內部指引運作,包括進入實驗室前穿全套保護衣物及每日作健康申報等,因此相信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工作時感染沙士的機會不高。

今年九月新加坡實驗室研究員感染沙士後,因中文大學實驗室未達P3級而停止培植沙士病毒,中大微生物學系副教授陳基湘說,現時該校只在P2實驗室,但採用P3的運作步驟進行沙士基因研究,因為有關病毒不具傳染性。而中大訂購的P3實驗室最快在三至五個月內可以使用。


話你知:病毒可能人為製造

來歷不明的沙士病毒席捲全球,部份人認為不排除病毒可能是製造生物武器過程中洩漏出來。雖然今次台灣軍方人員在實驗室感染病毒僅屬醫療研究,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所專家侯雲德昨在一個沙士國際論壇上說,雖沒有確切科研證據,但沙士病毒確有可能人為製造,因此應付生物恐怖襲擊的方法是建立監控系統,定點收集樣本,監測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