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港博士成功速製特敏福
2006年06月02日【蘋果專訊】
哈佛做研究 無申請專利
全球搶購流感藥物特敏福(Tamiflu)以防禽流感大爆發,連生產特敏福的原材料八角價格也被炒高,現年26歲的中文大學化學系博士楊英洋在哈佛大學進行研究,成功利用石油副產品製造出一種與特敏福一樣的合成化學物,可取代八角,大量製造抗流感病毒藥。由於這位年輕科學家未有為其研究成果申請專利,各界預料曾在各地「炒賣」的特敏福將會大幅降價。
現於哈佛大學跟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科里教授(EliasJamesCorey)進行有機合成化學研究的楊英洋昨越洋接受本報電話訪問時解釋,「個合成過程我冇申請專利,因為科里教授話要造福人類,令到貧窮國家都可以受惠。」
製藥過程需14步驟
特敏福是抗流感藥物,實驗證明是少數對禽流感H5N1有效的藥物,由於近年禽流感不斷在各地擴散,故此藥出現全球搶購熱,本港售價由原來每盒約200元,一度炒高至500至800元。
楊英洋憶及在去年10月,科里教授知道特敏福供應短缺,遂安排他與另一名研究員進行研究,兩人在去年12月初展開工作,每天埋首實驗室16小時,「科里教授係星期一至日都工作,所以我地周日都冇休息」,結果短短三個月已有成果。
生產特敏福須從八角提煉莽草酸(shikimicacid),製藥過程需14個步驟,由於過程中可能引發爆炸,故每次只可少量生產,產量只有15%;但他們利用兩種便宜的石油化工原料的副產物1,3-丁二烯及2,2,2-三氟丙烯酸乙酯,成為起始化合物,以11個生產步驟製造出與特敏福一樣的有機合成化學物,其產量是特敏福的一倍,達30%,更可避開爆炸的危機。
楊英洋形容「研究過程幸運」,雖然一般藥物的研究成果都會申請專利,但他選擇把研究結果在具影響力的《美國化學學會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發表,並無申請專利,其他科學家或藥廠可參考該合成物的結構及步驟來製藥。楊英洋指現時特敏福售價仍然很高,期望藉此增加供應,降低藥價。
科里教授昨日以電郵回覆本報時表示,他也希望有關科研成果會令特敏福供應量大增,短期內售價可下跌。
不過,特敏福的生產商羅氏藥廠,其在港的發言人昨強調,現時已有全新的發酵生物技術製造莽草酸,毋須依賴八角,至明年會有三分二特敏福採用這種新程序,三分一沿用八角。發言人預期特敏福的售價不會因而下跌,聲稱該廠已以相當低廉的價格供藥給各地政府以儲備藥物應變。
羅氏藥廠股價或受壓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教育總監崔俊明認為,新發明雖然沒有專利,但由於其合成物若等同特敏福,其他藥廠可能仍因特敏福的專利而無法製藥,但無論如何,羅氏將因此而受壓需增加產量及降價。有業內人士更指出,若短期內大幅降價,羅氏藥廠的股價將受壓。
記者:梁洵瑜 羅偉光
中文大學化學系博士楊英洋,研製出一種可以取代八角的材料製造特敏福。
中大提供圖片
特敏福的生產商羅氏藥廠預期特敏福的售價不會下跌。
楊英洋(左)與推薦他跟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科里做研究的中大化學系教授成公名夫婦合照。
一舉成名卻極低調
成功以新方法製成特敏福主要成份的楊英洋一舉成名,對驟來的名氣他顯得有點不習慣,記者昨透過長途電話訪問他,關於研究的問題他侃侃而談,涉及個人的則即時封口。記者提議與他妻子、父母談談,他考慮一會後婉拒,不願家人曝光。
作為科研界新星,搜集楊英洋資料不易,中文大學建議他提供一些照片給傳媒,他拿出來的是證件相,要求他借出生活照,交來的是戴上面罩在實驗室工作的照片,根本不能看到樣子,叫人啼笑皆非,幾經張羅,才取得數張他的照片。
記者提出訪問他的家人,他說家人不想高調而婉拒,「我父母只係普通退休人士。」兩名兄長做甚麼工作則「唔方便講」,問他為何如此早婚,他反覺結婚理所當然,「既然想係埋一齊咪結婚。」
八角含特敏福關鍵成份
原本只屬普通食用香料的八角,因含有製造對抗流感病毒藥物特敏福關鍵成份的莽草酸(Shikimicacid),在供不應求情況下,一年內價格驟升一倍,由每公斤約7元加至約15元,各國科學家為求壓抑特敏福售價,紛紛尋求替代品,但暫未有突破性結果。
廣西是全球八角主要產區,年產量最高達五萬噸,約佔全球總產量七成,當地不少農民急於加入種植八角行列圖利,因為一旦禽流感對特敏福產生抗藥性,八角身價便會隨之下跌,不過專家指禽流感病毒暫未有變種象,相信八角價格短期內不會回順。
八角含有製造對抗流感病毒藥物特敏福的莽草酸。
楊英洋:做研究比搵錢重要
年僅26歲的楊英洋出身普通家庭,就讀中文中學時校內成績不俗,公開試表現卻平平,會考及高考連一科A也沒有,當年選擇從事純科學的學術研究,內心經一番掙扎,「能夠寓興趣於工作,一邊做研究一邊享受生活,我覺得比搵一大筆錢重要。」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門生
去年10月到哈佛大學跟隨9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科里做博士後研究,他說當地實驗室設施較香港完善,學術氣氛也較濃厚,科里教授差不多每日也會與他討論進度,他形容這位大師級科學家給他最大的啟發是研究必須勤力,「冇佢指導我都唔可以咁快有成果。」
楊英洋去年初結婚,新婚妻子是中大同窗,現與他一同在美國深造,到美國後首個研究便獲重大成果,他卻沒有與妻子大事慶祝,也沒有特別告知已退休的父母。他是家中么子,兩名分別比他年長五歲及一歲的兄長,分別在香港及荷蘭工作。
香港學生選擇從事學術研究的不多,楊英洋坦言心裹曾有一番掙扎,「揀商科可能搵到多點錢,讀純理科出路好有限,但我覺得做到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更加重要。」他打算留在哈佛兩年,日後去向則視乎機會,未必即時返港。
中學成績平平會考無A
楊英洋中一至中七均在位於何文田的余振強紀念中學就讀,他自言中學時成績平平,會考及高考均沒有科目得A。校長趙正葵昨形容楊是「好乖的學生」,公開試一時失手無礙其學術成就。校方去年邀請楊回校講述求學心得,他鼓勵師弟要珍惜光陰,「佢認為勤力最重要,同埋要培養做學問的興趣。」中四、五化學科老師田志強稱楊當時成績不算突出,「肯問、勤力,但讀到預科先開竅。」
其預科班主任林志江稱楊出身普通屋家庭,中三已獲全校最高榮譽余振強紀念獎學金,化學、生物及數學科成績較突出,「佢讀書好認真,就算唔計分功課,都好畀心機做,好多同學都會問佢借參考,不過佢運動比較弱。」推薦楊到哈佛大學的中大化學系教授成公明形容楊做研究時有「打不死」精神,「做實驗成日失敗,令人好沮喪,英洋無呢種心態,所以推薦佢跟科里教授。」另一化學系教授周克勳指楊屢敗屢戰精神最可貴,「不斷有新意念同毅力,好有做研究天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