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小品 Home 回首頁

Google

網絡小品總目錄
第 1 輯     1 - 30  
第 2 輯   31 - 60  
第 3 輯   61 - 90  
第 4 輯   91 - 120
第 5 輯 121 - 150
第 6 輯 151 - 180
第 7 輯 181 - 210
第 8 輯 211 - 240
第 9 輯 241 - 270
第 10輯 271 - 300
第 11輯 301 - 330
第 12輯 331 - 360
第 13輯 361 - 390
第 14輯 391 - 420
自由文壇
男女之間
常用網址
讀者留言區

279.大海瓶中信 譜出異國緣


一九六三年,當十歲英國女孩安妮.里韋特(AnnieRivet)將放有字條的玻璃樽投進英倫海峽時,萬料不到就這樣給她擲出一個幸福未來:拾起玻璃樽的十歲荷蘭男孩埃爾弗斯(NielsElffers),成了與她同床共寢的另一半。到今天,他倆結婚二十七年、育有兩名子女,由玻璃樽情緣開始,他們現在更是鶼鰈情深。

「任何人發現這字條,請寫信給安妮.里韋特,並寫明在哪裹找到字條。謝謝。」里韋特十歲時,把這張寫上她在愛丁堡的家地址的字條,塞進玻璃樽內,然後用手使勁的將玻璃樽擲向大海。茫茫大海,玻璃樽浮浮沉沉,擲出的一刻,她不知它會漂流到哪裹,但今天當英國《泰晤士報》日前一段讀者專欄徵求跟玻璃樽字條有關的故事,現在已五十一歲的她接觸《泰晤士報》,親自說出答案了。

荷童撿字條即回覆英女孩

她說:「我喜歡海盜故事,所以對玻璃樽字條早有所聞。因此當年父母帶我到法國度假,我特別準備一個玻璃樽,到了英倫海峽中途,就將它擲到海中。那張字條──我們至今仍保留著,這樣寫:『任何人發現這字條,請寫信給安妮.里韋特,並寫明在哪裹找到字條。謝謝。』」

里韋特本以為玻璃樽會漂浮到法國,但在緣份的天空下,玻璃樽沖上了荷蘭的諾德韋克海灘,被男孩埃爾弗斯拾起。埃爾費斯說:「我發現十至十二個玻璃樽內有字條,但大多數來自船隻,所以這玻璃樽一開始就很特別。之後我不停寫信給她。不知為何,我就是這樣做了。」

收到埃爾弗斯第一封寄自荷蘭的信,里韋特很興奮:「該封信的收件人是A.里韋特。那同是我和母親的姓名簡稱,於是她把信開了,再交給我,當發現是回覆那字條的信,我們都興奮尖叫。」

但兩名孩子首次見面,卻是兩年後的事。里韋特一家到荷蘭旅行,順道相約居住在烏得勒支的埃爾弗斯一家見面。里韋特對當時的情景仍百般回味:「我特別喜歡他在街頭打側手翻的樣子。」

他們有共同嗜好,對古典音樂或現代音樂同樣喜歡。多年來雖然分隔兩地,他們仍以朋友關係保持接觸。到二十歲,兩人第二次見面。當時在法國做暑期工的里韋特接受埃爾弗斯父母邀請,到他們的家住了一周。完成學業,里韋特在海牙找到一份語言導師的工作,但她強調自己並非為了埃爾弗斯,只想「看看這個世界」。

同遊法國墮愛河結婚27年

真正令他們互生情愫的,是數年後一次夏季法國之旅。當時碰巧他倆都想遊法國,就結伴同行。其間在數杯法國葡萄酒刺激下,兩人就這樣墮入愛河。埃爾弗斯指一切都是無心插柳,旅行前他並沒有藉此追求里韋特之意。他笑說:「她將背包放到我車上後就沒有離開。」

兩人隨即打得火熱,決定在埃爾弗斯工作的地點菲亞嫩同居,到一九七八年兩人二十五歲時正式結婚,恩愛至今,去年舉家移居英國。里韋特說:「他最初並不吸引我,只覺得他是個好人。我曾跟其他人拍拖,但到了二十多歲,對他認識深了,而且選擇結婚對象跟選擇男朋友的考慮不一樣。」

埃爾弗斯說:「我從不信命運,我是個實事求是的荷蘭人。但每當我跟其他人談及我們的事,他們總覺得不可思議,有時甚至無法相信,不禁令我有點疑惑。」

英國《泰晤士報》



有話要講、回應文章 通知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