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四成受害人為長者 朝九晚五最易中招 本港去年搵快錢罪案普遍減少,惟電話騙案不跌反升,由前年的二百多宗激增至去年七百多宗,升幅接近兩倍。警方指出,騙徒以恐嚇語句聲稱事主子女欠巨債,必須立即償還,其中六十歲以上長者屬受騙高危一族,警方將會引用《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要求法院加重這類罪案定罪者刑罰,以起阻嚇作用。
警務處防止罪案科高級督察葉靜嫺接受記者訪問時指出,警方去年接獲的電話騙案多達七百七十宗,較前年激增兩倍,涉及款項合一千四百多萬元,較前年七百萬元增加一倍,其中四成受騙人士是六十歲以上長者。 不准事主收線阻求證 騙徒一般以恐嚇手法向事主聲稱已挾持其子女或近親,指他們欠下大筆債務,要求事主立刻代為清還,騙徒又不准事主收線,以免事主有機會向子女求證,拆穿騙局,為人父母的中年人士及長者屬受騙高危一族,犯案的高危時間是上班時間,葉靜嫺說:「通常朝九晚五係呢類案的犯案高𡶶期,因為通常呢時間仔女返晒工,騙徒先至可以下手。」 難以追查電話卡源頭 她指出,由於騙徒不會露面,又會利用第三者登記的銀行戶口作案,加上騙徒以不需事先登記的智能電話卡打電話,增加警方追查困難。 不過,自警方近期大力宣傳後,去年第三季起,企圖行騙失敗電話騙案比例有逐步上升趨勢,由去年首季的一成二逐漸增至去年第三季的四成八。 警方提醒市民,特別是為人父母者,若接獲聲稱子女欠下巨債及遭挾持的恐嚇電話時,應冷靜處理,「例如向對方要求同仔女直接對話,又或者諗辦法同仔女聯絡,核對究竟有冇呢回事,如果可以的話,抄低對方的電話,等警方追查。」 據了解,警方已成功要求司法機構將首宗電話騙案轉解區域法院審訊,警方稍後會引用《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要求法院加重這類案件定罪者的刑罰,以收阻嚇作用。 街頭騙案祈福黨最多 至於一度備受關注的街頭騙案,葉靜嫺表示,街頭騙案連續三年下跌,仍以祈福黨最多,佔整體街頭騙案一半,受害人以四十至六十歲的中年婦女為主;其次是借手機黨,佔一成多。而跌錢黨受害者以內地旅客為主,警方已透過內地當局向他們宣傳。 記者:謝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