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3年 8 月 18日 【明報專訊】 梁家輝和吳君如應宣明會之邀,前日抵達安徽淮河災區,除往蒙城縣羅集鄉派發救災物資麵粉和棉被予災民,以及到受洪水影響而坍塌的學校參觀外,還深入災區,到村內了解災民目前的生活及重建需要。 女童一個月無肉食 前天全日下著雨,水災過後,所有農作物都被淹沒,道路滿是泥濘,家輝和君如步入村內探訪災民,舉步維艱,稍一失平衡便會掉進水裏,足足走了半小時才抵達災民居住之所。雖然弄到滿腳泥濘,衣衫亦盡濕,但無損他們賑災的熱誠。家輝慨嘆說﹕「詞彙上常說寸步難行、舉步維艱、家徒四壁,但不是親身體驗,根本無法感受原來是這樣﹗最令我心酸是參觀完坍塌那所學校後,有個女學生突然不支暈倒,細問之下原來她已一個月沒有食肉了。」 家輝過往曾做很多探訪活動,但探訪災區今次是首次。「每次做完探訪,我都會有好一段時間克己,提醒自己大家同是人,但為何有那麼大的分別﹖我20年前返內地拍戲,生活體驗過後已學懂做人要有衣食,不要浪費,因為很多人想食,想大魚大肉也不能。」家輝所言非虛,他對食的要求很低,午飯時,一碗白飯、一枚南乳,他已吃得津津有味。 擔心學校未能趕及重建 家輝表示其實他們的力量有限,嚴格來說對災民的幫助不大,但起碼喚醒生活在富庶地方的人,不一定要去幫助、同情這些人,而是災民都可以安於天命、欣然接受、不怨天、不尤人,自力更生,努力活著,大家應好好反省、要知足,不要太多抱怨。 「所有受災的小朋友都擔心學校不能在9月1日開學前重建完成,怕無書讀,但香港學生有9年免費教育也不去珍惜,不少學生正在荒廢學業、浪費青春。」 家輝認為只要三峽的水利工程完成,中國的水患一定會得到很大改善。 記者﹕柯美
![]() ![]() A.捐款途徑﹕ 1.請將劃線支票(抬頭請寫「淮河賑災行動」),投放任何一間地利店或郵寄至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明報市場部「淮河賑災行動」收﹔或
2.將善款直接存入 B.捐款其他事項﹕ 1.凡捐款100港元或以上將獲發收據以申請扣減稅項 2.欲取回收據(不論支票捐款或直接存款)的捐款人,請將支票或銀行存款收據,連同捐款人姓名、聯絡電話及地址,郵寄至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明報市場部「淮河賑災行動」收 3.查詢電話﹕2515 5502(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1時,下午2時至6時﹔星期六上午10時至下午1時) C.捐款者人數﹕2,531(截至8月15日) 善款累積數字﹕4,891,834元(截至8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