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備忘
Home 回首頁


中區填海破壞美景
出錢出力叫停


2003年 9月 18日 【蘋果專訊】

有心人誓保維港

維多利亞港在每一個香港人心中都有一個特別的意義。她見證香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成今日的國際大都會;她曾為無數市民帶來捉魚暢泳的快樂時光;更見證了不少情侶的山盟海誓。

然而,隨都市發展,漂亮的維港慘遭填海工程破壞,關心海港的市民成立組織,推廣保護海港工作。早前成功禁止政府在灣仔填海的保護海港協會,發現政府未完成檢討其他填海工程前,便在中環傾倒泥沙,開展另一個填海工程,遂向特首董建華及相關官員發出律師信,希望叫停工程。這班有心人,為了令維港重現魅力,即使花上巨額訴訟費、甚至付出無數的私人時間都在所不計。

記者:徐岱靈


海港之友總幹事:點解個海搞成咁?

保護海港協會的主席徐嘉慎,是退休大律師余叔韶之輩的法律界元老,平日咄咄逼人,對自己堅持的信念誓不罷休,想不到其接班人周瑜卻是個嬌滴滴的女子,面對記者還有點害羞。

致電自薦幫忙

周瑜的外形和性格雖然與前輩徐嘉慎截然不同,但二人對保護海港卻同樣熱心。周瑜七月時看到徐嘉慎接受《壹週刊》的訪問,知道他抱怨沒有人幫忙,找徐嘉慎表示願意幫他一把。「我記得以前搭渡海小輪,最鍾意揀個靚位望海,以前搭十幾分鐘,家幾分鐘都到,點解個海會搞成咁?」她希望海港之友十一月推出後,可招攬到十萬個會員。

周瑜現時在丈夫的貿易公司全職工作,但仍擔任新成立的海港之友總幹事一職,並在短短兩個月招募了十位會員,包括建築師、社工、資訊科技界從業員及堪輿學家蘇民峰,一同肩負教育公眾保護海港工作。

另一位海港之友義工──社工梁敏儀亦懷同樣信念,希望停止不必要的填海工程,「個海好靚,係好稀有天然資產,填就冇。」問到她在維港的難忘事,她笑言:「我諗十個香港人有十個,都試過尖沙嘴海邊拍拖經歷啦。」


海洋愛好者王敏幹:生物慘失去家園!

「維港其實有珊瑚,五幾年陣重有條鯨魚游入維港。」香港海洋環境保護協會主席王敏幹說起幾十年前的維港生態,馬上變得口若懸河,原來未大肆填海前的維港,海洋生態可以是如此精采。

「七幾年重見過海豚」

以前的維港擁有彎彎曲曲的海岸線,海灣內是魚苗、蝦苗和小蟹的育場,很多人都愛在海灣內捕捉小蝦、小蟹,度過不少愉快的時光。熱愛海洋的王敏幹,小時候除了愛「蒲」這些漂亮的海灣,還愛在紅磡海旁暢泳,「時有個泳棚,不過家填海,變成黃埔一帶。」

海灣被填平了,海洋生物失去家園,脆弱的珊瑚熬不過受污染的海水,王敏幹只能慨歎可惜,「七幾年都重維港見過海豚,其實都唔係好耐之前事。」他明白政府因經濟原因進行填海工程,但希望政府能為海的生物留一點生存空間,減少不必要的填海。

港珠澳大橋即將落實興建,王敏幹憂心到時海洋又有一番「生靈塗炭」,但大勢所趨,他惟有企盼政府的環境評估可以做得好一些。

因為兩岸不斷進行填海工程,本來水深港闊的維港,快將變成「維多利亞河」了。
成啟聰攝
維港變化
上世紀初
維港變化
上世紀七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