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各位花一分鐘讀完這篇文章,並轉到朋友圈,應該大有益處。
故事:某次老同學聚會,一位女士在取烤肉時絆倒,摔了一跤,旁邊的朋友建議找醫護人員,但她很確定自己沒事,只是穿了新鞋被磚塊絆了一下罷了。在她還有點顫顫巍巍站立不穩的時候,她的同學們幫她清洗乾淨,又為她盛了一小盤食物,她就跟著大家一起享受接下來的時光了。
聚會後,她的先生後來打電話通知大家,回家後因不舒服她被送到了醫院,沒想到傍晚六點就過世了,原因是她在烤肉聚餐的時候就中風了。當時,如果他們之中如果有人懂得辨識中風的症兆,她現在也許還能跟我們在一起。
其實,中風是有先兆並可預防的,只是很多人不懂。
某腦神經內科醫師說,如果他能在三小時之內接觸到中風患者,他就可以將中風的後果完全扭轉過來。訣竅就是辨識診斷出中風的問題,並讓病患在三小時之內接受醫療,而這並不是很難做到的。
辨識中風,讓我們記住 S、T、R 三步驟,請閱讀並學習!
有時候中風的症兆可能很難辨認,而有時不難。不幸的是,一但缺乏警覺就會帶來災難。身邊的人辨認不出中風的徵兆,中風患者就會嚴重腦傷。
醫生說,其實旁人只要問三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辨識是否中風了:
S:(smile)要求患者笑一下。
T:(talk)要求患者說一句簡單的句子 (要有條理且有連貫性),例如:今天天氣晴朗。
R:(raise)要求患者舉起雙手。
注意:另外一項中風症兆是:要求患者伸出舌頭,如果舌頭彎曲或偏向一邊,那就是中風的徵兆。
上面四個動作,患者如果有任何一個動作做不來,就要立刻打120!並且要把症狀描述給接線生。
一個心腦科醫師強調,如果每個收到這份郵件的人都能夠轉發十份給其他人,肯定至少有一條生命將會被挽救回來!
現在,我已經做了我的部分了!希望你也做你的部分:請繼續轉發下去!別只存檔。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中風」即是「腦血管意外」,是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份的養料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神經症狀。

中風的徵狀包括

  1. 半身不遂
  2. 言語不清
  3. 嘴歪
  4. 眼斜
  5. 嚴重者甚至昏迷或死亡
  6. 吞嚥困難
  7. 大小便失禁
  8. 感覺麻木
  9. 流口水

導致中風的危險因素

  1. 吸煙
  2. 年齡 – 年紀越大,中風機會越大
  3. 高血壓
  4. 血內膽固醇過高
  5. 過重
  6. 缺乏運動
  7. 先天性腦血管腫瘤或血管壁過薄
  8. 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風濕性心臟病等會令中風危險倍增

中風後常見的併發症

  1. 褥瘡
    半身不遂的病人整天躺在床上,臀部、腳跟及肩膀等部位因長期和床褥接觸,受到壓力,皮膚便會潰爛,甚至發炎。最重要的預防及治療方法,是常替病人翻身,使他不會長期壓迫同一部位。另外,使用空氣墊及羊皮墊等亦有幫助。
  2. 呼吸道感染
    整天卧床,肌肉力量會減弱,呼吸能力也會減低,痰涎亦很難咳出,容易導致肺炎。應盡量讓病人坐起,加上物理治療和呼吸訓練,便可以預防呼吸道感染。
  3. 泌尿道感染
    一些中風病人因神經系統受到損害,不懂得排尿,尿液積在膀胱內容易引致發炎。預防方法是插導尿管及進行排尿訓練。

中風的治療

中風之後,神經組織需要長時間復原,所以病人應該拿出堅強的意志,接受長期康復治療,而病者的家人亦應加以鼓勵和協調。中風的康復過程按著不同的中風程度而有別。一般而言,在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言語治療的幫助下,很多病人都能夠自我照顧,病情較輕者甚至恢復工作能力。但中風之後,即使復原理想,也需要長期接受觀察,預防中風再度發生。

中風的預防

近年來香港中風的人數越來越多,現已成為香港主要的殺手病之一。中風的主因是吸煙、血壓高和血管硬化,所以要預防中風的發生,就要注意日常的生活習慣,避免血管硬化的產生:

  1. 戒除煙酒
  2. 作息定時,保持心境平和,加上適當有恆的運動
  3. 注意均衡飲食,不要吃太多肥膩或甜的食品;避免過胖
  4. 血內膽固醇過高者節制飲食或接受治療
  5.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接受檢查和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希望大家可以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模式,有效地預防中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