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 So | 六月 5, 2020 | 更多: 1299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友邦 (SEHK:1299)喜迎新CEO上場,某程度上標誌着公司將進入另一階段。雖然新冠肺炎為友邦業務帶來了負面影響,但只會是短暫,無損公司未來。我們藉此機會來更新一下友邦的投資前景評估。

舊東家平保股價3年累升125%

新任行政總裁李源祥,加入友邦之前曾在中國平安 (SEHK:2318)工作15年,2018年晉升為聯席首席執行官,被視為集團的「冧把Two」。今次「空降」友邦,按照傳統職場倫理,代表集團正步入另一策略性階段;很明顯地,友邦是要在內地市場大展拳腳。

一則關於李源祥的軼事,投資者也許會覺得格外有趣。話說2016年李源祥曾公開表示中國平安市值被低估,股價完全未能反映集團的真正價值;自此之後,中國平安股價已累升125.3%。

友邦未來也會一樣嗎?CEO當然不能單打獨鬥,也要看團隊,但以李源祥的履歷,既有紮實的中國經驗,亦有一定的國際觀,按牌面絕對是能帶領友邦進入另一紀元的CEO;董事局這次的人選,也確認了友邦開發內地市場的決心和野心。

股價跌幅已反映新冠病毒對新業務的影響

友邦股價自2020年初至今下跌了約13%,市值不見了1400億港元,主要原因是新冠病毒嚴重影響香港及內地的新業務。內地遊客來港買保險,本是友邦香港新業務的重要支柱,有估佔比超過一半,如今基本上完全報銷;中國業務,又因為居家隔離等防疫措施,面對面銷售活動停擺,新業務亦大受影響。根據友邦2020年第1季的業績報告,新業務價值下跌27%至8.41億美元,就是受累於中港新業務,把其他地區的新業務增長都食掉了。

然而,這些負面因素,大致已在友邦現時的估值反映出來了;友邦在內地新業務理應過了最壞時刻,而亞洲新業務升勢一直穩定,友邦股價在年內應一定的上升空間。

友邦基礎因素沒大改變

市場過度聚焦在友邦新業務增長率,造成股價短期波動;也難怪,這除了是保險股的常態,亦是友邦近年自我推銷的重點主題,食得鹹魚抵得渴。

其實,在新業務以外,穩定的保費和投資收入,亦是相當重要的業績指標。而於這,友邦管理層大派定心丸,表示在香港業務有97%保單都是以美元交易,所以順理成章投資在美國政府及公司債券,對香港市場敞口較少,反映整體資產組合穩健。

另一大關鍵,是疫情對友邦在內地的擴張計劃,實際影響有多大。友邦在中國的附屬公司即將完成設立程序,可以申請省級牌照,並預期每12個月可獲發兩個牌照;另外線上招聘代理進度不錯,樂觀預期今年中國新業務價值會有理想增幅。

投資結語

隨着中港及亞洲其他地區之疫情逐漸穩定,友邦經營有望快速回復正常,長線仍具可觀投資價值。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