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有害健康」,自從這句話被印在煙盒上之後,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香菸的危害了,儘管有的老菸民依然控制不住想吸菸,但已經有戒菸的意識和思考。
然而「菸酒不分家」,許多人到現在依然不相信飲酒的危害,甚至認為適量飲酒對健康有益。
事實到底如何?
一、柳葉刀:喝酒喝出74萬癌症
2021年7月,發表在《柳葉刀·腫瘤學》的研究表明,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增加患癌風險。
研究顯示,2020年,全世界有74萬新發癌症可歸因於飲酒,包括食管癌、肝癌、結直腸癌、口腔癌、咽癌、喉癌等。
其中,男性因飲酒患癌的比例超過76%,女性飲酒與乳腺癌、食管癌、肝癌關係最密切。研究還發現,蒙古、中國、摩爾多瓦和羅馬尼亞是所有新發酒精相關癌症病例中歸因分數最高的國家。
酒精為什麼會致癌?研究證實,酒精可以通過改變DNA、蛋白質和脂質等多種生物學途徑,導致癌症的發生、發展。酒精代謝物乙醛造成的、氧化應激、激素調節影響等,都會增加癌症的風險。
二、小酌怡情?一滴也別喝
都說「小酌怡情,大飲傷身」,適量飲酒是不是有好處?
《柳葉刀》研究將74萬名參與者分成3個等級:每天飲酒量小於20g為適量飲酒、每天因飲酒量20-60g為風險飲酒、每天飲酒量60g以上為大量飲酒。
結果發現,在與酒精相關的癌症病例中,風險飲酒和大量飲酒的比例為86.1%,適量飲酒的比例為13.9%。也就是說,無論飲酒量是多是少,都會產生癌症風險。而且喝得越多,風險越高。
2018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組發表在《柳葉刀》上的研究也證實,喝酒不會給健康帶來任何好處,「適量飲酒有益健康」的說法不成立。在全世界範圍內,導致15~49歲中青年死亡的頭號兇手就是飲酒!
三、中國人最不適合喝酒
然而話說回來,中國人偏偏就離不開酒,從古時候的「對酒當歌」,到如今的過節聚會,酒已經成了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你知道嗎,中國人喝酒的危險,比其他人高多了!
酒精進入體內後,會先分解成乙醛,再進一步分解成沒有毒性的乙酸。其中,第一步需要乙醇脫氫酶,中國人的乙醇脫氫酶活性較高,這一步很快就能完成。
第二步需要乙醛脫氫酶,但約有1/3的中國人存在乙醛脫氫酶突變,無法有效代謝乙醛。如果大量飲酒,乙醛就會在體內蓄積,擴張血管,導致滿臉通紅,誘發基因突變。
2018年《自然》雜誌研究指出,乙醛會造成大量造血幹細胞突變,乙醛脫氫酶基因缺陷的人,其突變數量更多,更易受到酒精傷害,癌症風險也更高。
總的來看,喝酒對身體的傷害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1、傷害中樞神經系統,嚴重降低大腦的認知功能,影響行為、睡眠和情緒;
2、不斷刺激黏膜,誘發潰瘍和長期慢性炎症,誘發消化道腫瘤;
3、降低受孕率,甚至導致不孕不育;
4、擴張血管、加快心率、升高血壓,引發心血管疾病;
5、加重肝臟負擔,導致酒精性肝炎,進一步誘發肝癌。
四、為了家人,為了健康,戒酒吧!
需要注意的是,長期酗酒的人如果突然戒酒,會發生酒精戒斷症候群,表現為煩躁、低落、抑鬱等心理不適,以及噁心、盜汗、發抖、幻聽等生理不適。
所以,一般不建議長期酗酒者突然戒酒,應該循序漸進。
首先,要下定決心戒酒,找到自己喝酒的原因,尋找對應的解決方法,比如通過閱讀、爬山、游泳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其次,要總結出戒酒的好處。戒酒不僅對健康有益,還可以省下一筆錢,那就把戒酒當做賺錢,戒的酒越多,賺的錢就越多,就越有戒酒的動力了。
此外,還要遠離飲酒的環境。自控力較差的人如果總是想喝酒,就要遠離讓自己喝酒的朋友和環境,更不要在家裡囤酒,拒絕一切與酒精相關的人和事。
最後,要對勸自己喝酒的人說「不」。如果在戒酒過程中出現強烈的戒斷反應,自己無法緩解,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防止「復喝」。
來源:39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