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是一名大二學生,最近她老家下雪了,而她的頭皮屑也像下雪一樣,一直往下掉,衣服、頭髮上全是頭皮屑。
不只如此,安安發現自己頭皮上還有一些小疙瘩,用力摳下來,指甲縫還會沾著血痂,看著很嚇人。
安安很不理解,明明自己每天都有洗頭,為什麼頭髮卻看著這麼「不健康」。
一、頭皮屑太多?或是頭皮開始衰老了
很多人都有頭皮屑的困擾,部分人更是頭皮屑多得像下雪一樣。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將頭皮屑多放在心上,覺得只要勤洗頭就可以了,殊不知頭皮屑多可能是頭皮衰老的警示。
頭皮是面部和頸部皮膚的延伸,其厚度比面部大部分的皮膚都要薄。而且頭皮部位有豐富的皮脂腺,皮脂分泌較旺盛,毛囊密度比較大,自由基累積量也比較高。
再加上頭皮位於人體皮膚的最高處,其承受的拉力和重力也是比較大的。因此,頭皮其實是皮膚組織中最脆弱,且老得最快的部位之一。
一旦頭皮衰老,就會導致頭皮屏障功能受損,出現乾燥脫屑、油脂分泌過多的癥狀,頭皮也會變薄、鬆弛,容易有瘙癢、炎症,同時毛髮也會變細、髮質變差、變灰白,更會變得稀疏,容易脫髮,甚至是禿髮。
二、頭皮上的「小疙瘩」,到底是啥?
有時候我們仔細摸頭皮,可以摸到一些小顆粒或者小疙瘩,用力摳的話,可能指甲縫還會帶血,而頭皮又濕又痛,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如果你摳下來的顆粒是白色或淡黃色、個頭不大、大概小米粒大小,那麼這種情況是屬於相對健康的。主要是因為頭皮出油太多,淤積在毛囊的皮脂腺導管裡無法及時排出,於是便形成了顆粒狀的「白頭」。
但如果你摳下來的小顆粒屬於以下3種情況,那麼相對來說就不太健康了。
1、毛囊炎
摳下來的顆粒比較大塊,甚至是雪花一樣的片狀。
毛囊炎是一種皮膚炎症,主要是因為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感染毛囊所引起的,頭皮、面部、頸部、背部和大腿根部等都是高發部位。
毛囊炎剛開始是長小疙瘩,摸起來又癢又痛,然後膿栓脫落、膿液流出,嚴重的話可能會引起發熱、頭痛等全身癥狀。老人小孩、體質較差、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的人群較容易出現毛囊炎。
要預防毛囊炎,首先日常就要做好頭皮護理,勤洗頭、勤換枕巾,不要沒事就撓頭,盡量避免頭皮直接接觸到焦油等化學製劑。飲食上要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多吃新鮮蔬果。
如果是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要積極調控血糖。當頭皮毛囊炎癥狀嚴重時,應趕緊就醫治療。
2、脂溢性皮炎
摳下來的顆粒細小呈糠皮狀,或黃色有油膩感。
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會在皮脂腺數量較多的皮膚部位(頭皮、面部等),患者會感到頭皮癢、頭皮油、頭屑多,頭皮會出現紅斑、丘疹以及膿包等,嚴重時頭皮會有黃黃的滲出液,癥狀更會遍及全身,甚至導致脫髮現象。
長期睡眠不足,或者經常燙染頭髮的人群,較容易會出現脂溢性皮炎。
如果有脂溢性皮炎,那麼就要調整作息,飲食也要規律,盡量低脂、低糖,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還可以適當補充維生素C,另外睡眠也要保持充足。
3、銀屑病
摳下的顆粒厚大且乾燥,呈白色或灰白色,狀如魚鱗。
銀屑病,又稱牛皮癬,是一種慢性增生性皮膚病,其發生跟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有關。銀屑病患者的頭皮,會出現粗邊界清晰的紅色丘疹、斑塊,上面還會覆蓋著銀白色的鱗屑,常常沿著髮際線分佈,但一般不會引起脫髮。
如果發現有銀屑病的癥狀,應儘快到醫院檢查治療。想要預防銀屑病,日常就要避免頭皮受到刺激,洗澡時間不能太長,飲食上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頭皮保溫工作也要做好。
三、「知」頭皮,識健康
有時候,頭皮也會發出一些「求救信號」,我們通過這些信號可以識別身體的健康情況。
1、頭皮發麻:頸椎病
頸椎病會導致神經血管受到壓迫,血液無法順暢地輸送到頭部,就會造成腦供血不足,出現頭皮發麻。
2、頭皮瘙癢:真菌感染
頭皮瘙癢、頭皮屑多,這種情況大多與真菌感染有關,主要是「馬拉色菌」。
一旦是真菌感染,就要及時就醫治療,千萬不要盲目使用去屑洗髮水,以免加重癥狀。
四、養護頭皮,從「洗對頭」開始
頭皮健不健康與身體狀況息息相關,因此我們要多注意對頭皮的養護。想要做好頭皮護理工作,首先就要好好檢視自己的洗頭方法是否正確。
洗頭時不能用指甲抓頭皮,正確的方法是用指腹貼在頭皮上按摩、打圈。如果擔心洗不幹淨,可以在洗頭前先梳一會頭髮,把頭髮深處的灰塵和污垢梳出來。
同時,洗頭時水溫要適宜,40度左右為佳。溫度過高容易洗去頭皮過多的油脂和營養,同時刺激頭皮分泌更多的油脂,導致出油和頭皮屑更嚴重。溫度過低則容易洗不幹淨,還容易引發頭痛、感冒。
除了正確洗頭外,枕頭的衛生對養護頭皮也很重要。我們每天睡覺,頭皮都會直接接觸到枕頭。枕頭上面沾滿了口水、油脂、汗液等物質,容易滋生蟎蟲、細菌,引發皮膚問題,會對頭皮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除了要定期清洗枕頭套外,建議枕頭最好每1-3年更換一次,每3個月清潔一次。
出油、脫屑、掉發……很多人都有頭皮問題。頭皮健康不僅關乎頭髮是否能健康生長,還會影響臉皮老化速度,更是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想要改善頭皮問題,除了要正確洗頭、做好頭皮養護外,還要注意調理體質、改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