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個人的臉,就是他的風水。
顯然,一個人的福氣,從臉上可以看出來。福來,春風拂面,福走,冷若冰霜。
很多人,會努力把臉色遮掩起來,一直保持面無表情。其實,這樣的做法,反而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只是故作鎮靜而已,一些微表情,是裝不出來的。
孩子的臉,就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
作為五十歲的人,有了一定的閱歷,甚至變成了城府很深的人。因此,臉色和生活狀況更加接近,和天真爛漫沒有太大關係。
不孝順的人,常給父母臉色。
在《喻世明言》第十卷裡,有一個叫倪善繼的男人,家住香河縣,母親早逝。
在父親的操勞下,家裡有了百畝良田,幾棟房子。善繼結婚之後,想辦法要獨吞財產,常常對父親說:「應該把事情交給我,你呢,在家吃吃喝喝,就好了。」
當父親二婚的時候,善繼和妻子臉色大變,說:老不正經,出乖露醜。
庶母生了兒子,善繼一臉厭惡,說:「我斷然不會認兄弟。」
古話說:「子孝父心寬。」
當你五十歲的時候,父母已經年紀很大了。如果你總是給父母臉色,說明你對家風的培養不夠重視,毫無孝心。
也許你會拿一點點錢,一點點禮物給父母,但不是你心甘情願的,你還帶著情緒。
孝順父母,不是吃飽喝足那麼簡單,還要讓父母的精神面貌變好。你給父母好的臉色,說明你不僅很「孝」,內心也很「順」。從此,家庭會更加順利,家風正,福氣來。
家庭沒有希望的人,對兒女吹鬍子瞪眼。
我的小舅舅,今年五十八歲,家裡有幾十畝果園,收入不愁。但是小舅舅和小舅媽每天都難受。
小舅舅的女兒,嫁給了一個外縣人,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情。但是女兒結婚五年多,也沒有孩子,讓小舅舅很氣憤。
小舅舅的兒子,在本地辦修理廠。收入一般般,但是愛好打牌,導致家庭陷入了困境。
每一次家庭聚會,小舅媽就會訴苦,小舅舅就會喝悶酒。他們的表現,顯然是「希望渺茫」。
古人說:「和則得福,親則事遂。」
作為父母,眼巴巴看著兒女們的事業和婚姻,把自己的福氣寄託在兒女身上。如果兒女沒有希望,家庭也就會出現「破鍋冷灶頭」的徵兆。作為父母,只能把「氣」撒在兒女身上。
當然聰明的父母,不會一直瞪著兒女,而是和顏悅色地溝通,幫兒女立志,走出困境。
經濟困難的人,常常給外人陪笑臉。
也許你會懷疑,為什麼經濟困難的人,還要「笑」呢?
生活告訴我們,微笑是一張名片,是一塊敲門磚。你對別人笑,常常是「有求於人」,表示自己低人一等。
五十歲的人,還要為生計奔波,就不得不去敲職場的門。
首先,你問候門衛,希望門衛讓你到單位上,和招工的人見個面;當然,你也許就是應聘門衛這個位置,以後和大家是同事。
然後,你要和招工的人聯繫,把自己的簡介交上去,帶著笑,問一問情況如何。你多麼希望,能夠得到收留。
你不是年輕小伙了,不能隨便失去工作,也不能輕輕鬆松找到工作。唯有使勁控制自己的表情,才能博得對方的好感,為自己爭取到一點機會。
如果你有工作,那麼你就要笑著和客戶打交道,也不敢隨便得罪身邊的人。學會陪笑,是為了增加業績,增加收入。
俗話:「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想要得到物資,就要改造自己,而不是讓外部環境來適應你。笑著去討生活,有些難為情,但是也只能如此。慢慢來,等你收入多了,笑容自然就自然了。
享受生活的人,隨時眉開眼笑。
據《 萍洲可談》記載,王安石退休之後,把公家的東西,都歸還了。只有一張小床,用籐做的,也非常精緻,因為妻子吳氏很喜歡,就留下來了。
有一天,一個公差索要小床。王安石很贊同,但是擔心妻子不同意。
想來想去,王安石心生一計,穿著邋遢的衣服,也不脫鞋,就在小床上滾了幾回。因為妻子很愛乾淨,到了有潔癖的程度,看到如此情景,就不要小床了。
書裡說:「跣而登床,偃仰良久。」
一個宰相,頑皮得像個孩子,也著實好笑。但是這樣的樂趣,何嘗不是一種福氣呢?
平時,王安石出門,仍有驢子帶路,隨便去哪裡都行;他居住的房子沒有圍牆,方便村民來串門。放下一切,享受後半生,這樣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雖然說,六十歲退休是常理,但是很多人,五十多歲就退休了。也有一些殷實的家庭,自己安排退休,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
當臉色變得自然溫和的時候,說明你內心對一切都釋然了,並且手裡有了錢,身邊有愛人,孩子有盼頭。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穫。」
好看的外表是天生的,但是好的面相,是需要修煉的。
當你五十歲的時候,不管錢多錢少,都要和顏悅色,不要抱怨、憤怒,更不能隨便給別人臉色。在家庭中,也是爺爺奶奶輩分了,不能「兒戲」。
《菜根譚》有言:「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寬;身後的恩惠要流得久。」
「福氣」其實是一種做人的遠見,是上半生足夠努力、成就了自己、培養了兒女、感受了父母恩。下半生,享受奮鬥的成果。
所以,朋友們,臉上流過的汗,就是未來享受的福。
有福之人,擦掉汗水,一臉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