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陽」出了問題
「陽氣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養生治病首要扶陽」、「80%的現代人都陽氣不足」、「陽氣若足千年壽」……在市面上熱銷的養生保健書籍中,常能看到這樣的話語。
確實,陽氣對人體至關重要。《黃帝內經》中《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提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者,衛外而為固」。
人體的陽氣就像天上的太陽一樣,若天上沒了太陽,地上就沒有生命;人若沒有陽氣,生命就會停止。
人的壽夭就要落實在陽氣上面。長壽的人往往是陽氣足的,相反,若陽失其所,則有折壽短命之虞。我們的身體壯不壯實,能不能抵禦外邪的侵襲,就要看這個陽的衛外作用。
中醫認為,人體陽氣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生化作用,人體靠陽氣生化氣血、精血津液;二是宣化作用,人體的氣血、津液主要精微要靠陽氣輸送、散佈;三是衛外作用,陽氣有防禦和衛外作用,即抵禦疾病。
陽氣是如何被損耗的
陽氣既然這麼重要,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身體內的陽氣有怎樣的脾性?又是怎樣被損耗掉的?
專家表示,陽氣有升降出入的規律,春天陽氣開始生發,夏天生發至極限,秋天開始收斂,到了冬天則潛藏起來。若以一天來算,白天相當春夏,夜晚相當秋冬。也就是說,每天早上當我們醒來睜開眼睛時,體內陽氣開始生發。到了中午,陽氣生發到極限,然後漸漸衰退。傍晚時陽氣入陰,到了夜晚則潛藏起來。陽氣入陰,人就準備睡覺了。人的生物鐘實際上就是根據陽氣規律來運轉的。
1、作息紊亂傷陽氣
一位因為生物鐘紊亂導致陽氣不足的患者,她是一位實習護士,23歲,主要症狀是「不管睡多長時間,每天醒來人總是很睏倦」。
經醫生細問之後,找到了女護士的病因:三天兩頭上夜班,每天總要忙到凌晨兩三時才睡。作息時間與陽氣升降出入規律相違背,體內陽氣就消耗得快,而陽氣不足,人就沒精神,所以女護士即使每天睡到快中午才起床,還是會感到疲倦困乏。
2、過度勞累耗陽氣
劇烈運動、過度勞累也會加速陽氣耗損。人體內的陽氣處於一種動態的狀態,但當人進行劇烈運動時,陽氣就會向外發散。
她曾經接診過一位患者,每當勞累時就會發燒。該患者屬於內傷發熱,《黃帝內經》中說「陽氣者,煩勞則張」,張即騰躍的意思。
中醫主張以靜養生,尤其是傍晚、夜晚或秋冬季節陽氣潛藏的時候,要避免進行劇烈運動。
3、過食生冷損陽氣
南方長年天氣炎熱,不少市民有喝冷飲吃寒涼食物的習慣。市民覃女士吃冰凍食物,很容易就拉肚子。醫生表示,這實際上就是陽氣不足的表現。陽氣在春天開始生發,逐漸往人的體表走。
到了夏天,陽氣最旺盛,人體內的陽氣基本都散發到體表,留在體內的陽氣就少,抵禦疾病的能力就隨之減弱,此時過食寒涼食物,就容易引起身體不適。
臟腑陽氣不足會怎樣?
專家指出,陽氣對人體的作用,主要反映在功能方面。陽氣好比熱能,五臟六腑的正常運轉,全靠它來推動。體內的陽氣一旦損耗過多,那麼五臟六腑的功能就會出現問題。
1、肺陽不足人易外感
主要症狀:肺陽虛的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容易感冒、咳嗽,且病的時間也較長。肺陽不足的小孩,常會面色晃白,容易外感。
調理要點:中醫認為「形寒食冷則傷肺」,因此肺陽不足的人調理最關鍵的地方,張靜認為是,「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鹹」,也就是說飲食要根據自身狀況,不宜過食五味,並要隨著氣候變化來添減衣服。
2、腎陽不足,泌尿系統多疾患
主要症狀:曾接診過一位病例,患者為60多歲的男性,因骨頭痛來就診。經過詳細問診,張靜瞭解到患者年輕時有冬泳習慣,這正是他的病因所在,因為冬天時陽氣閉藏,此時過度運動或劇烈運動,會使陽氣往外宣洩。
腎陽不足的表現多樣,主要有兩大類表現,一是表現為腎氣化濾水功能失常,即表現為小便頻多或小便排不出;二是表現為生殖功能異常,如男性的陽痿、女性的月經不調。
調理要點:平時飲食宜多吃溫補食物如羊肉,傍晚及秋冬季節避免劇烈運動,冬天陽氣閉藏的時候,盡量早睡晚起,使陽氣得到很好的儲藏。
3、心陽不足人體血運則差
主要症狀:血液的運行主要是靠心陽的推動,一旦心陽不足,人體血液循環就會變差,心血容易淤堵,人就會出現後背寒冷、胸悶、心痛、胸痛等症狀。臨床上,不少冠心病病人存在心陽不足的現象。
調理要點:要補心陽,建議用桂枝甘草湯。具體用量要根據實際病情,臨床上對於病情一般的病人,會以桂枝10克、甘草6克這麼一個方子來調理;對於病情較重的,甘草則增至30克,桂枝用10~15克。
4、脾陽虛消化功能差
主要症狀:脾主運化,脾陽不足,則運化水穀功能會失常,人就會出現納呆(胃口不好),進食不消化、胃腹脹滿、大便完穀不化(即吃進什麼就拉什麼,食物完全不消化)、溏爛。
調理要點:飲食忌生冷、肥甘厚膩,宜吃清淡、軟的食物;多吃五穀雜糧如八寶粥、蓮子、扁豆、淮山等健脾的食物。
值得提醒的是,脾陽虛的人喝水不宜過多,因為會加重脾的運化負擔;中醫認為水果屬生冷食物,脾陽虛的人也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