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道筆記(9-10-2022)
經文:哥林多後書七5-16
講題:依著神意思憂愁的人生觀
引言:v.5-7保羅交托提多送了一封信(寫信時間介乎林前及林後之間,現已失傳了)往哥林多教會,他在等候回音期間心情感到不寧、充滿掙扎和恐懼。但後來在馬其頓再見到提多,知道信徒接納教導後得到安慰。v.8-13(上)保羅三次重複「依著上帝的意思憂愁」,分享了在整個過程前後,對憂愁/傷感/難過的體會。
(一) 依著上帝意思憂愁就免受傷害(v.8-9)
保羅對信徒的教導,的確造成雙方關係緊張,先前的信言詞可能非常嚴厲,令他懊悔=後悔,雙方也感到非常憂愁,但都是有價值的,因v.9說信徒憂愁同樣也產生懊悔,他們為自己所作所為而感到後悔,雙方面的憂愁都是按著上帝的心意,包括祂的愛和寬恕,所以不會造成「虧損」=傷害/損失。最後彼此的憂愁,都因著上帝的心意得到安慰,免受傷害。
(二) 依著上帝意思憂愁會帶來盼望(v.10)
依著上帝意思憂愁的人,會對犯罪以及罪帶來的影響與結果憂愁。生活在世的信徒,若是小心依著世俗意思(方式)憂愁,只會停留在事情的影響力、壓力或張力中,感到沒有出路,越來越絕望,這種憂愁是叫人死。世界宣明會創辦人畢爾斯(Robert Pierce)曾說「讓令到上帝心碎的事情也叫我們心碎」,意思就是容許自己與「屬靈生命的憂愁」共存,成為看見上帝旨意的心眼和動力,讓自己和別人看到盼望。
(三) 依著上帝意思憂愁會恨罪惡(v.11)
依著上帝意思憂愁的人,會對罪憂愁(難過)而產生對付罪的七個積極態度:殷勤-認真對付罪;自訴-信徒彼此認罪及勉勵;自恨-對引起紛爭感到恨惡;恐懼-失落救恩;想念-掛念著好行為;熱心-活出聖潔;責罰-承擔過犯,這是重尋聖潔的表現(羅12:9)。
(四) 依著上帝意思憂愁會更愛主愛人(v.13(下)-16)
提多為保羅送這封充滿嚴厲言詞的信,責任重大,加上信徒對保羅誤解,也必定會對提多不友善。但提多依著上帝意思憂愁辦事,因他也愛哥林多信徒,v.14-16暗示提多逗留在教會,為信徒解釋信中的內容,為保羅說話,v.13因著提多好像保羅一向的殷勤態度,也感動了信徒縱使有懼怕,也接待他。彼此雖為教導或受教的問題曾憂愁過,但因著憂愁中產生主的愛成為安慰的管道。
信息與我的關係
信息給我的教導:從依著上帝意思憂愁中提煉出各樣美德,與上帝同工,成為上帝救贖計劃中的一份。
實踐方法:與憂愁一起生活的同時,要時刻與主同在,向主支取信心。
實踐困難:世俗的憂愁常把我轉向自憐中,看自己為受害者,將別人的提醒看為加害。
克服實踐方法:學習v.11中對付罪的積極態度,讓我的情緒邁向更安穩和有方向。
可與人分享得著部份:…一條新命令,在主是真的,在你們也是真的;因為黑暗漸漸過去,真光已經照耀(約壹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