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4個舉動的人,多半不是好人
有些人看起來老老實實,實際上虛偽做作,特別懂得演戲。
江湖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嘴巴一套,背後一套,套套都不一樣,只為了迷惑別人。
迷惑別人的目的,要麼是為了防備別人,要麼是為了算計別人。
身處於複雜的江湖當中,我們要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學會察言觀色,看人識人。
倘若連看人識人都做不到,處境就危險了。
我們需要防備什麼樣的人呢?
虛偽圓滑的小人。
總有這4個舉動的人,多半虛偽圓滑,要小心了。
一、在人前,滿口仁義道德。
民間有句老話:表面上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裏滿肚子男盜女娼。
小人經常說仁義道德的好聽話,就是為了掩蓋自己男盜女娼的一面。人都是如此,越是缺乏什麼,才越是強調什麼。
如何理解這般矛盾的人性呢?記得一個詞就好,心理平衡。小人做得壞事太多,他們不想讓別人知道,就會在表面上裝成仁義道德的君子模樣。
做壞事,是走了一個心理極端。而裝成仁義道德的君子模樣,也是走了另外一個心理極端。兩個極端相互抵消,就是心理的平衡。
從人性心理的角度來說,所有的表面功夫,都是為了掩蓋以及騙人用的。而老實人,恰恰就會被這些表面功夫所欺騙。
人在江湖,第一時間遠離「滿口仁義道德」的小人。也許,他們背後所做的壞事,會超乎我們的想像。
二、假老實,扮豬吃老虎。
隨著「厚黑學」愈發普及,無數人都把勾踐、司馬懿,當成了人生的偶像,認為只要活成他們的模樣,就能取得成功。
臥薪嘗膽的勾踐,以及出爾反爾的司馬懿,都有一個共同點,表面上老實,實際上城府極深,擅長扮豬吃老虎,悶聲發大財。
勾踐戰敗後,成為了吳王夫差的奴僕,表面上對夫差特別忠心,暗中卻逐漸積累實力,同時挑撥夫差跟大臣們的關係,多年後抓住機會,滅亡吳國。
司馬懿更不用說了,表面上忠誠於曹魏,背地裏卻訓練死士,一直等待時機。隨著時機成熟,什麼誓言都可以拋諸腦後,乃是三國時期的出爾反爾第一人。
為什麼現代人,都崇尚勾踐、司馬懿的做人方式呢?因為這是一個虛偽、複雜、唯利是圖的年代,每個人都不甘善良,也不甘老實,自然就會向虛偽、圓滑靠攏。
如今的老實人,已經不是純粹的老實人了。有可能,別人是披著羊皮的狼。
三、三分真話,配上七分假話。
有一位老江湖說過:你如何才能推銷出自己的產品?有一個百試百靈的秘訣,先說三分真話,再說七分假話。
由於每個人都存在「第一印象」,所以先說三分真話,就是為了贏得別人的信任,給別人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
取得別人的信任後,別人就會降低防備之心。這個時候,說七分的假話,別人也會直接相信,而不會有任何的懷疑。如此,別人就入套了。
這種「三分真,七分假」的話術,小人和偽君子都玩得很溜。跟老實人不同,小人和偽君子特別擅長拿捏人性。
我們身為老實人,該如何在複雜的江湖中生存呢?做到這1點——對任何人,都不要百分之一百信任,三分信任,七分防備就好。
有的人不信邪,非要跟別人掏心掏肺,結果,不過是成為別人的盤中餐罷了。
四、牆頭草,見風使舵兩邊倒。
網絡上有一位很聰明的退休媒體人,不僅能說會道,還長袖善舞,特別懂得審時度勢。以至於,不少網友都感慨,不讀他一篇文章,晚上都睡不著覺。
對此,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位退休媒體人,可以得到無數網友的青睞和支持?因為別人知道風往哪邊吹,就往哪邊倒。
這就是典型的「牆頭草」。
只要你接觸牆頭草的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別人昨天是這樣說,今天是那樣說,明天又換了說法,基本天天都不一樣。
本質是什麼?就是「圓滑」。昨天說那個觀點合適,就說那個觀點。今天說這個觀點合適,就說這個觀點。反正,99%的人都發現不了。
這就是當下的「互聯網三天記憶定律」。
有些事,發生了3天之後,我們就忘了,根本不知道過往發生了什麼。
在這個年頭生存,我們要向上述這位老前輩學習,成為審時度勢的聰明人。
但是,我們儘量不要信牆頭草說的話。否則,就容易被人牽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