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天天泡腳卻一點效果也沒有?
泡腳,在民間被看作「最親民的養生方式」,尤其出去務工一天了,全身肌肉處於緊張的狀態,此時可以泡腳舒緩身心、養心安神。在中醫上還認為,泡腳乃是足浴的方式,正所謂「養人先護腳」,腳作為人體的第二心臟,正確的泡腳方式確實有益健康。
而有的人問到,為什麼天天泡腳卻一點效果也沒有?若是這3種方式,養生效果大打折扣。
泡腳的溫度不對:
有的人認為泡腳的溫度一定要熱點才好,這樣才能起到刺激穴位、強身健體的功效,於是每次泡腳出來之後,所泡的皮膚與其他皮膚體現出明顯差異,變得很紅。
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如果洗腳水的水溫過高,刺激血管過度擴張,極易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暢,尤其是糖尿病或糖尿病足的患者,水溫過高,加上神經組織系統的感知能力較差,很容易燙傷皮膚,對病情不利。
而在最適宜的溫度上,泡腳最佳水溫是在38~43℃之間,保護皮膚表面的皮脂膜,當然也不宜過涼。
泡腳的時長不對:
還有的人為了腳部的體驗更好,總是延長泡腳的時長,從原本計劃的5分鐘,到10分鐘,再到20分鐘,甚至30分鐘以上,如果是這樣就要注意了。
泡腳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對於血壓高的群體,若泡較長時間的腳,還有可能促使血壓水平升高,增加頭暈腦脹的發生概率,同時對大腦供血供氧也不利。
所以,建議大家泡腳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即可,只需達到減少雙腳冰涼、緩解疲勞就說明你達到目的了。
泡腳後不注意保護皮膚:
絕大多數人泡腳後,尤其在氣溫高的狀態下,更喜歡讓雙腳自然風乾,然而這種方式你要警惕了,如果雙腳剛從熱水的溫度出來,雙腳的毛細血管正處於擴張的狀態,容易增加寒氣入侵。
這與洗頭髮是一樣的道理,洗頭髮與泡腳後都要進行及時擦乾的處理,減少寒氣入侵。
最後,要想確認泡腳效果,首先可以選擇木桶,保溫效果較強,其次在確認泡腳效果上,只要你全身覺得暖洋洋的,甚至能夠達到微微出汗的程度,就是最佳狀態了。
當然,也有不適合用泡腳養生方式的人,如靜脈曲張、靜脈血栓、心腦血管疾病人群等等,亂泡腳或對病情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