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做父母的原因都不一樣。有人為了傳宗接代,有人認為是理所當然,有人卻是意外造成。姑勿論是自願的、自發的、或是迫不得已的,只要你成為了人家的父或母,你都會經歷這角色帶給你的奇妙感覺。
找到生命的意義
從懷孕期開始,母親隨著胎兒在自己體內的活動,感覺已經十分實在。胎兒的活動愈頻密,感覺便愈強烈。相對來說,父親實在的感覺,卻從這個新個體實實在在的放在他眼前,觸撫孩子的脈搏、心跳、和溫暖的身體那一刻開始。小生命的重量,放在父母的手裏是那麼真實,有一起製造生命奇蹟的感覺。
小生命奇蹟般的誕生,除了為一個家增添成員外,也為這個家找到意義,叫一個家更加「像」個家。夫婦二人彷彿找到生命的意義,願意共同付上相當大的代價,為要成全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兒女。「他們如同創作一樣,在兒女身上傾注心血,結果,兒女如同作品一樣,體現了他們的存在價值。」(註1)
體驗生命的奧妙
「生命是一個奇蹟,可是,倘若不是養育過小生命,對此怎能有真切的領悟呢?」(註2)
我是個母親,大兒子已經廿五歲。到今日,我還清楚記得第一次懷孕的感覺。當醫生證實了我懷孕時,我感覺到和外子確實地聯系在一起,一個屬於我和他的生命,在我的腹中孕育著。那時,小肧胎還未在我體內活動,但我已真實地感覺到他的存在了。往後的九個月,我默默地記錄著他的成長,感覺就是那麼真實,那麼親近,簡直不可思議。他的存在和我的生命融為一體,成為我不可或缺的呼吸和脈搏。直到他從我的腹中爬出來,第一次擁在我的懷裏,吮吸我的乳房,給我帶來的感覺便更加實在和奇妙。我凝望著這個小生命,心裏有說不出來的喜悅和讚美。我讚美那造天造地的主,祂的創造何等奇妙可畏。心想:「怎可能有這樣美麗的生命在我腹中成長呢?這?對是個神蹟!」
小生命由吸吮第一口母乳開始,到懂得微笑、大笑,有眼神的交流、回應;由任人擺佈,到懂得自己轉身、坐、立;由攀扶著實物企立,到放開雙手;由舉高小手,一拐一拐地步行,到懂得跑和跳;小生命的一顰一笑,每一個新徵兆都叫父母驚喜。每一個成長階段,都帶給父母一個新挑戰。由牙牙學語,到雄辯滔滔(牙尖咀利);由唯命是從,到獨立自主;都代表生命成長的奇妙,看到神的智慧。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神蹟,多生一個孩子,便多見証一個神蹟。每個孩子都是獨一、唯一的創造。世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就是同一卵子孕育出來的雙胞胎也是不同的。「這種體驗是不能從任何別的地方獲得,也不能用任何別的體驗來代替的。」(註3)
獲取最大的滿足
許多人用「偉大」來形容父母,認為父母為兒女付上相當大的代價和心力,誰不知父母有多陶醉。
孩子天真的笑臉,最叫父母心動。一件最小的事,一件瑣事,都可以令父母樂上半天。我先前說過,在餵哺母乳的時候,小生命帶給我喜悅。他吮吸母乳時的滿足樣子,同時帶給我滿足感,我非常享受。是無法解釋的,事實就是如此。
小生命第一次叫「爸爸」、「媽媽」;小生命不停叫嚷:「找爸爸」,「找媽媽」;偎倚在爸爸或媽媽的懷裏甜甜的睡了;小生命嬌嗲的叫著:「爸爸疼」、「媽媽疼」;小生命像鸚鵡般跟著爸爸、媽媽學說話;小生命用小手愛撫者爸媽的咀臉……小生命一舉一動都觸動到爸媽心靈的深處。
個人成長的挑戰
也許你會說:「乖巧的孩子當然會帶給你無比的滿足感,如果是個不聽話的孩子,肯定把你氣得半死。」你說對了一半。一個不聽話的孩子的確會傷透父母的心,可是,一個忤逆的孩子回頭,卻比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更能滿足父母的心。古人的一句諺語:「浪子回頭金不換」,正是這個意思。這也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挑戰和意義──個人成長。
任何一份工作都可以轉換,也有退役的時候,獨是「父母」是終身制的。縱使孩子有殘疾、缺憾、是天生的小魔怪,你還是願意照顧他,教育他;甚至甘心情願為他犧牲。是出於責任,還是出於愛?我想,兩者皆是。孩子未出生以前,我們都期望生個十全十美的孩子。但所求的,全是空的,只是一連串的形容詞。出生以後,這個小生命才真實地存在著,是父母生命的一部分,一個不可替代的部分。無論如何,只要是自己的孩子,身體裏流著自己的血,縱使有多辛苦,有多痛,為了他,還是一百個一萬個願意。
我的孩子們長大了,論到「父母」這角色,我們已進入「空巢期」。我問外子:「作為父親這麼多年,你得到什麼?」他說:「我更能明白神那無條件的愛。」夫妻間的愛,可以割斷,獨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和牽掛,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割斷。為了愛,父母可以犧牲睡眠的時間,享樂的時間;做母親的,更可以犧性自己的事業。有個朋友,吸了幾十年煙,生了孩子便戒掉了。另一個朋友,患有糖尿病,無論醫生、家人、丈夫、好朋友,怎樣提點她注意飲食,定時打針,她都不聽勸告。有了身孕,便變成了一個?對聽話的病人。
我認識一位單親媽媽,女兒十五歲誤交損友,無心向學。結果,不但輟學,還吸煙、濫交,終日與邊緣少年為伍,最後還有了身孕。這位媽媽,雖然被女兒氣得半死,但並沒有放棄,仍竭力尋求挽救的辦法。為了改善和女兒的溝通,她參加家長教育講座,接受專業輔導。為叫女兒悔改,她學習親近神、倚靠神,用聖經的說話教導,不住為她禱告。為了這一個,人家看來是壞到透頂的女兒,不知哭過多少遍,心割得有多碎。她面容憔悴,人也消瘦。經過多少個無眠的夜晚,她在牽掛傷痛中成長。她學到只付出,不望回報──犧性的愛,無條件的愛。
做父母的都知道,世上沒有比孩子更讓人牽掛。只有孩子才可以推動爸媽改變,成熟。所以,沒有做父母的經驗,人還未完全成長,未能體會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奧秘;更未懂得愛的真諦。
註:引自周國平著《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1)29頁,(2)28頁,(3)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