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少年上網」已成為眾多家長的熱門話題,閒聊時總會為子女終日上網而煩惱,互相交流抑制子女上網的心得,或因子女上網而產生的衝突;有些家長因為沒有充份理由阻止子女上網,只好啞忍,卻非常擔憂他們在網上遇人不淑,接收錯誤訊息。教會紛紛為家長信徒準備「如何預防子女沉迷上網」的課程、主日學、講座等等。
從青少年的網上活動窺探他們的心境
青少年成長路上最熱門貼身的話題不外乎三大範疇:
一 情感需要
友情、愛情、親情、師生情……總之凡是情他們都愛談。幾年前,老是聽到家長們抱怨子女喜歡講電話,浪費時間;近年家長卻說 : 「我寧願他談電話,總好過整天躲在房裡上網。」年青人多了一個談情說愛的途徑,是可喜抑或可悲?我認為所有工具都是中性的,只要是用得恰當,便能物盡其用。青少年在網路上編寫自己的日誌,例如 Xanga 的 Blog ,文字內容配合相片設計,盡顯創意心思。他們文字的表達雖談不上雋永,字裡行間卻流露一份對「情」的熱誠、純真與坦率,正是詩人所形容的「少女情懷總是詩」、「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之意境。
可能有些人會反駁,年青人言辭開放露骨、思想未成熟,談甚麼戀愛呢?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我的立場則在同意與不同意之間。青少年在心智上確實尚待成熟,對戀愛、情感的看法與回應未有深層閱歷 ( 然而,我們成年人又是否真的很成熟呢? ) 這正是他們在成長中可貴的體驗,獨一無二的從體會中得到的經驗,戀愛只要合乎理,也能有正能量。然而他們的措辭大膽,很可能是社會環境、日常生活的潛移默化,每天接觸的流行歌曲、電影、某些報章雜誌的封面粗俗標題和內容,這與他們談戀愛和上網並無直接關係。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都一定同意,電腦、上網可以是非常有建設性的,例如電子郵件、搜集功課資料、了解世界大事,青年人上網是否有建設性,關鍵就在於有沒有人教導他們如何在網上與人交往。所謂「教」,絕不是一言堂地「不准」、「你要這樣……」、「你不可那樣……」,而是彼此討論分享。在過程中,青年人有反省、有立場、有經過思考後的原則,這才是「教」的真諦。在網站和 Blog 上,開設了這樣的互動平台,才發現原來這裡有著如此遼濶的天空。
在一次的小組傾談中,有一位青年人說 : 「我有難題, post 上網,馬上有很多回應,雖然有些是廢話,有些卻說到我心裡去,大家在這空間裡交流著同樣的情懷。」「我不開心,很快就有人來安慰我 ! 」
請留意,是「很快」!家長們,你們可否「很快」回應呢?青年人十分重視友情,相同的嗜好是建立深厚友情的基礎。朋友對每個人的生命的建造都有重大的影響。正因這樣,父母就非常擔心,甚至非理性地認為:「在網上胡亂結交壞朋友,不知對方底細,就甚麼都告訴他,竟然還相約見面?」
筆者亦對這種交友的方式有所保留。但若經過教導、討論、分享,便能讓青年人學習如何在滿足好奇心與冒險當中取得平衡,學曉如何辨別是非,判斷安危。另外,家長們總是容易跌入一個迷思:為何自己從前「交筆友」,是浪漫純情,現在孩子們在「交網友」,卻是厭惡邪情?事實上,現今青少年的生活模式與上一代的父母真的有很大不同,在科技資訊以億計增長的年代,使用網絡、電子交流是勢在必行,不少老師、社工自己也在建造 Blog 、 Xanga ,目的除了想貼近青年人外,最簡單的原因是滿足自己這份浪漫而單純的分享情懷。當大家投訴與埋怨這代人少了溝通,我們有沒有站在他們裡面看看,他們是多麼渴求溝通,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二 探索自我
這個範疇非常廣濶。他們會在無邊際的網絡世界裡尋找自己的位置,幸運的可能很快便找到定位,繼續尋找;沒有那麼幸運的,便要再花上更多時間。他們會在學生網站上流連忘返,看看別人的網誌、留言、玩 ICQ 、 MSN 、聊天、幻想、欣賞有趣的 You tube 片段;女孩子可能又會在交友網站裡找點樂趣,評審網友的樣貌,而當中最重要是參考別人的資料,如時裝、嗜好、身型、潮流、星座、生肖等等。青少年生活範疇裡的壓力不比成年人少,筆者認為,青少年與成年人使用網上平台有一點分別,就是他們較少留意財經、股票和樓巿。
三 . 潮流資訊
「潮流」一定要最快、最多、最 update ,所以他們總在不斷搜尋 You Tube 的新片推介,為的是要在同儕中能夠領導話題,突顯自己是潮流指標。其實,他們還在這個過程中養成一個良好習慣,便是「分享」資訊。試想想,有十位同學一齊在同一時段作交流,已經有幾十個新資訊要 update ,若要一齊做學校 project 時,更需要多些時間找資料!
筆者最想表達的是青少年的上網其實對他們來說極具生活意義,但諷刺的是往往被視為毫無意義、荒廢時間,甚至有強烈批評為「沉迷」上網。筆者強調,大家要清楚沉迷網上 on-line 遊戲與上網完全不同。玩 on-line 遊戲純粹是尋求刺激、娛樂;而正確使用網上平台絕對有功能性的作用。
所以,家長首先要清楚了解子女在電腦前的行為是怎樣的一回事。怎樣了解?這是大部份家長的疑問。筆者認為,父母的態度是關鍵,是真的關心孩子,抑或充滿質疑、懷疑?誠意關懷抑或批評?以實例說明之,例子一:「你整天上網,會傷害眼睛,到底有甚麼好看?要花那麼多時間?小心身體呀!」例子二 : 「你整天都上網,是否網上有很好看的東西?介紹一些讓我看,教我上網啦!不過,這樣看對你的眼睛不好,我與你調位吧!」你們會 如何選擇?
上帝吩咐我們這羣成年人如此教導孩童:「也要教訓你們的兒女,無論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 ( 申: 11:19) 當今世代,溝通模式的確在不斷變化中,所以,成年人更應好好擔當教導的角色,依靠上帝,真正了解我們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