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上帝吧
-與沈中筆談
~ 本文摘自 海外校園 2001年12月號第50期 ~

范學德

一、如果能……
〈我為什麼成不了基督徒〉一文,朋友們勸我寫點東西。猶豫了好長時間,我還是動不了筆。我不願意稱沈中為先生,這樣太生分了,幾天前看到他回應基甸的文章中稱基甸為兄,我就坦然了。我認識基甸其人,與他也稱兄道弟,這樣,我也就可以稱沈中(大概也是筆名吧)為沈兄了。想必沈中兄不會介意吧。

我不願意參加討論的原因也是怕傷了和氣。沈兄雖然對他所認為的基督教教義進行了尖銳的批評,但他還是把基督徒當成朋友的,甚至認為一些基督徒是他見到的最友善、品行最端正的人。我相信他說的是心裡話,在當今的時代能聽到這樣的話,不容易。因此,若是自己下筆時不小心走了火,傷了沈兄的心,那就不是得罪了一語能道歉的了。

實際上,我盼望的是與沈兄面對面地坐著,清水一杯,慢慢地討論,而不是辯論,雖然爭個臉紅脖子粗也無妨,要是聲音高了,我隨時可以說一句對不起,相對一笑。不像這白紙黑字的,寫上就板上釘釘了。

沈兄,我與你的這一番筆談,不是為了爭個你贏我輸,我死你活,更不是為了鬥嘴,而是一同去探索那生命的真理,而關於這一點,我們似乎誰也不敢說我全知道了,即使我們知道了一點,我們也沒有足夠的勇氣說,我將我所知道的在自己的生命中完全實現出來了。

沈兄提出了許多問題,不是一兩篇文章能回答清楚的。我感興趣的是:沈兄提出了一個個如果上帝是上帝,他就不應該那樣的問題。但在這些問題的背後則是,如果有上帝,上帝應當是這樣的。沈兄,你心目中的上帝是什麼樣的呢?難道真的不能在聖經中找到答案嗎?

與此相關的問題是,沈兄你認為“道德的標準是無法定義的”,但又說,“世界上最不道德的是什麼呢?是戰爭,疾病,災害,事故,地震,饑荒,貧窮,是天生的不健康的嬰兒”,那麼,你又是根據什麼來判斷疾病、貧窮等等的事情是不道德的呢?顯然,你心中有一個道德的標準,但它的根據是什麼呢?如果上帝也同意你的看法,認為那些事情的確是不道德的,並且,他也指出了一條路可以制止這一切但人卻拒絕聽從,那麼,責任到底在誰呢?

沈兄,如果您不嫌棄的話,我盼望能與你直接談一談,無論是電話還是電子信件都可以,不是為了說服你,也不是為了給你一套正確答案,說句實在話,一些問題我依然在探索之中,我只想與你作一個共同探索真理的朋友。

二、人值得活著
其實,我們能有多少新見解呢?對基督教的批評也好,辯護也好,快兩千年了,該說的也差不多都說了,一部聖經,也被翻個差不多了;辯護的論點和論據,舉出來的也不少了,願意相信主的,自然承認:敲門,就給你開門;拒絕相信的,總有理由不信,並且還不少。沈兄,多年前我曾經激烈地指責上帝不該作這個,或者為什麼不作這個?但我從來沒有細細想過,如果上帝真的都像我所希望的那樣作了,比如,一出現邪惡就立刻制止,那麼,就不會出現我敵視上帝這回事了。我也從來沒有思考過,上帝有那樣的海量,創造了人居然同時也給了人反對他的自由;也就是上帝,居然有如此的忍耐,等待這些浪子回頭。而這些浪子(包括自己)就是對自己也時常厭惡得無可忍耐,人為什麼不從上帝的慈愛著眼去思考上帝的慈愛呢?

這就是無數的現代人的心態:什麼也不信,就信我自己。雖然自己也清楚,相信自己的最後就是死路一條,或早或晚。但誰願意面對如此荒謬的人生,我過去雖然明知明天不在自己手裡,但卻以為死亡是他人的事,明天總是會來的,麵包,明天會有的。我嘲笑基督徒把一切交給上帝是心靈軟弱,但卻不承認自己相信有明天是自欺。在一個拒絕承認有上帝的世界中生活,沒有幾分自欺、麻木和驕傲,能活得下去嗎?

我非常佩服俄國大作家陀夫妥也夫斯基的一句名言:“若無上帝,孰不可為!”如果就是這麼碰著撞著爆炸了冷卻了就有了天,有了地,後來,又有了我此時在電腦前寫與您筆談的文章。我呢,風風火火走一回也好,默默無聞過一生也罷,反正,怎麼來的,還怎麼回去。死了,一了百了。那麼,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及時行樂就是了,大英雄曹操早就說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管它明天死與活。”不是不想管,是管不了,管了猴年管不了馬年,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沈兄,我這麼離題地說,就是我清楚,基督教不用我替它衛道,聖經也不需要我為它辯護,要是靠我的話,基督教早就亡了,聖經也不會有人讀。我只是盼望你有大勇,敢於直面人生,問:人活著,值得嗎?我們的先祖講的是安身立命之根,這根在哪裡,這是一個不能不問的大問題。基督徒的答案是:基督。或者說,上帝。

基督徒並不佔有一切真理,他只是一個學習者而已,向真理學習,傾聽真理,進入真理所宣示的生命中去。他只是心悅誠服地承認,儘管自古就天下無道,今天也好不到哪裡去,壞不到哪裡去,但是依然有真理。主,你就是真理,就是生命,就是人生的正路,因你在,人值得活著,生命有神聖的意義。

三、深哉,上帝的豐富、智慧和知識
我們對上帝並非是知之不盡的,我們對上帝的所知十分有限,上帝超越了我們所知道的一切。上帝無限地超越我們對上帝的一切認知。

保羅、奧古斯丁和路德深刻地影響了基督教的歷史。他們都共同地承認了對上帝的“無知”。回顧自己一生的經歷時,保羅驚嘆:“上帝的豐富、智慧和知識,是多麼的高深啊!他的判斷是多麼的難測,他的道路是多麼的難尋!”而奧古斯丁則說:“我們說到上帝,你若不瞭解他,這有什麼可稀奇的呢?若是你能瞭解,他就不是上帝了。心靈能接近上帝,這乃是最大的恩賜,但是完全理解上帝則是完全不可能的。”據當年路德教基督教教義時曾經問一個農民:“弟兄,上帝是全能的,這句話的意思,你懂嗎?”農民回答:“不懂,我不懂。”路德緊接著告訴他:“朋友,告訴你吧,這,我也是不懂的,而且人間所有有知識的人也都不懂。所以,就簡單地相信吧!上帝願意你好,就像父親對待兒子一樣。”

也許,這樣的態度似乎消極了一些,但孔老夫子早就說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對於我們人類無法完全知道的,承認自己“不知”,難道不是一個恰當的態度嗎?何況西方的聖人蘇格拉底也坦誠地承認:“我所知道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在認識上帝這件事情上,承認自己“一無所知”,不是很恰當的嗎。

四、我們不願意知道的
沈兄,我想上帝不會因我們受我們存在的限制(時代,知識等等)而無法理解的來審判我們,審判我們的是我們明明明白知道卻不願意相信的。

“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耶穌是主”,這樣的真理,聖經上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問題是我們願不願相信,願不願順從。人所必須知道的真理,人所能夠明白的真理(它集中体現在“救恩”上),聖經已經說了,也是人能理解的,人之所以不明白,是因為人不願意明白,拒絕明白,是因為人背叛上帝,是因為人的罪使人與上帝,與真理隔絕了。

順便說說地獄,我知道這是一個令人討厭的基督教教義。奇怪的是,人們既然不相信有上帝,也不相信有最後審判,何必在乎有什麼地獄不地獄呢?其實,只要捫心自問,我們就知道,地獄離我們並不遠,它就在我們心中。它就是罪,驕傲還是自私,仇恨還是嫉妒,當它們在我們心中燃起大火時,我們就多多少少知道一點地獄的滋味了。至對最終審判時所顯現的地獄到底是什麼?是不是惡人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永遠受苦?基督徒有不同的看法。斯托得就認為,地獄就是意味著惡人最終要被毀滅。(見《當代神學對話》第六章)也就是說,與上帝永遠隔絕。葛雷格博德在《信心的跳躍》一書中說:“關於地獄最重要的一點,不是去瞭解它解釋它,而是要逃避它。”我覺得他說得很妙。就我來說,我不明白的是,上帝如此渴望拯救每一個願意相信他的人,並應許信他的人有永生,但為什麼人拒絕上帝要賜給他的天堂,同時又怨恨地獄的存在呢?

我雖然相信天堂與地獄,但我的確不很清楚它們的具体情況到底是怎麼樣的,別人對我說的越具体我就越不相信他的說的。但主說了,天國就在你們心中,我承認這是真理。我需要的是在生命中呈現天國而不是地獄,至於天堂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不需要我操心,也不是我管的事。我需要管的事的是永遠住在上帝的家中,在天父的愛之中,讓生命呈現真理。

馬克吐溫說的很妙:“不是聖經中不能理解的讓我不安,而是聖經中我能理解的讓我不安。”問題是他所理解的是什麼,有什麼信心使他敢於說我理解。“上帝是愛”,相信馬克吐溫一定能從字面上明白,但他真的理解嗎?我知道我自己,這句話字面的意思我似乎也懂,正因為懂了才使我不安,因為我常常沒有愛別人,沒有把自己理解的東西化為生命,我只是在大腦中明白那句話的字面意思,但它所包含的生命我遠遠不明白。

想到了我過去的一個經驗,也許可供沈兄鑒戒。我過去讀聖經時,往往抱著一個挑刺的態度,這也沒有什麼不對,既然頭長在脖子上,總得思考點什麼。問題是我對聖經所講的明明白白的真理卻忽略了,更沒有認真思考它們對我的生命意味著什麼。以患難為例,問上帝為什麼義人還會受苦,上帝沒有回答。但聖經卻說了﹕“我們知道,上帝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就是他按照自己的旨意呼召的人都得益處”(引自《現代中文譯本》)。對於這樣的話我們願意相信嗎?如果信了,我們就可以和無數的上帝的兒女一同宣告﹕“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沈兄,聆聽上帝吧,他愛你也愛我。只有他能告訴我們,上帝是什麼?□

作者原為馬列哲學講師,現住美國伊利諾州,自由傳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