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阻擋和動力之間選擇 --
陳佐人答〈我為什麼成不了基督徒〉
~ 本文摘自 海外校園 2001年12月號第50期 ~

蔡越採訪

陳佐人牧師,美國西雅圖大學神學系教授,著有多部中英文神學著作。本刊記者就沈中的〈我為什麼成不了基督徒?〉一文〈以下簡稱“沈文”〉。對他進行了採訪。

在真理與常理之間
記者:沈文中提出的問題,在大陸知識分子中,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您對這些問題,作何回答?

陳佐人:從沈文的字裡行間看出,作者有著一套很好且系統化的價值觀念,比如應當男女平等、人人平等,應當有公義等等。這套價值觀念系統是基督徒也認同的,因為這就是上帝擺在人心中的公義感、憐憫感……孟子說“人有四維”,“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上帝把這些放在了所有人的心中,使得“公理自在人心”。

但是沈文至少也反應出作者在思維方式上的兩個問題:

一是作者以人類的常理為絕對真理,認為違背了常理的,就不是絕對真理。而我承認真理中確有一部分是符合常理的,但我也相信,真理中還有一大部分是超出常理的。

二是作者心中有崇高的願望、對美善的執著追求,這是我很尊重的。但是他卻因此而無法接納“有全能的、慈愛的上帝,人世間卻仍有不完美”的觀點。他沒有看到,在上帝的慈愛與人世的苦難之間還有一個環節,是那一環節造成了人世間的苦難,那一環節就叫做人的“墮落”,即人對上帝的背離。

地獄的真正痛苦
記者:沈文作者提出,地獄慢火燒烤太過殘暴,“永遠的火燒”的懲罰也不公平。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陳佐人:沈文對聖經提出了很多質疑。其一是有關聖經絕對性問題的,即對聖經中的上帝是否公義或道德,聖經標準是否是絕對真理。例如“慈愛何在”,“殺嬰兇手”,“苦難意義”等幾個問題,都屬於這一類。

在有關地獄的問題中,作者提出,地獄太過殘暴。其實,從沈文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作者是追求公義,贊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在這一點上,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本是一致的。這正好說明,地獄的存在,是合乎我們對公義的訴求的。

但分歧點在於,作者沈中認為,地獄中的“永遠的”、“火燒的煎熬”,前者太過份,後者太殘忍。我的看法則是,聖經是用世人所明白的語言,描述人在地獄之中的痛苦,不能單照字面去理解。其實地獄中真正的痛苦,不是火燒,而是人犯罪後造成的與神的永久的隔絕。

懲罰該有盡頭嗎?
記者:沈中聽了您這樣的回答,恐怕會繼續問:為什麼是“永久”的隔絕?人做的惡再大,所受的懲罰是不是也該有一個盡頭呢?

陳佐人:這個“永久”,是在描述一個事實,那就是,因為上帝是一個永恆的存在,對他而言,沒有“過去”、“現在”、“將來”這樣的時態,他不受人的時間概念的限制。既然他一直是在永恆裡,那麼和他的隔絕就必然是永恆的。

人的道德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真理。有時我們認為是天公地道的事,不一定是對的。沈中認為的“世界上最不道德的是什麼?是戰爭、疾病、天生不健康的嬰兒……”就是使用了人的相對道德的標準。因此,我們不要用人的觀念,即我們認定的“公義”、“慈愛”、“平等”、“自由”,當作標準去評判上帝。這些公義感、慈愛感原本是好的,是與生俱來、上帝放在我們心裡的。但是,這些觀念後來卻扭曲了。我們若用這些打了折扣的標準去衡量、挑戰上帝,就很容易得出上帝既不慈愛、又不公義的結論。

嬰兒被殺又何辜?
記者:那麼對於沈中因上帝曾擊殺所有埃及人的長子,包括無辜嬰兒,而認為上帝不公正,您覺得他的判斷標準是扭曲的嗎?扭曲在哪裡?如何判斷標準扭曲?具体地說?

陳佐人:扭曲之處在於,他認為死亡是絕對的不好、是最大的殘酷。

如果沒有神,如果死亡真的是生命的徹底終結,死亡確實就是絕對的不好。可是死亡並不是最後的終點,還有比今生美麗得多的永生。況且,上帝是公正且有憐憫的,那些無辜的嬰兒必會在天堂裡。

聖經贊同奴隸制嗎?
記者:沈文提出的另一類問題,是與歷史有關的問題,比如聖經為什麼默許奴隸制的存在。

陳佐人:聖經記載了許多歷史事件,但並不代表贊同。聖經是歷史的啟示,即上帝透過歷史人物、文化給出啟示,因此重視而不是強行扭斷人的文化階段。就如奴隸制度,它不人道,我絕對同意,但是猶如嬰兒有生長過程,文明也是不斷改善的。作為歷史的引導者,上帝採用了漸進的方式改變它。

記者:既然奴隸制是不人道的,上帝為什麼不用他的大能斷然阻止,或至少在聖經中明確宣佈,奴隸制是錯誤的,卻要採用“漸進”的方式呢?

陳佐人:因為神不直接改變人類歷史,而是神創造人,人書寫自己的歷史。

這就像我們身為父母的心態,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臥室常常亂得一團糟,我們可以揍他一頓,然後把他的房間收拾好。這樣做好不好呢?從一方面說,很好,因為是大人收拾的,所以一定比孩子收拾得整齊、快捷。而從另一方面說,孩子卻會氣忿、不服,而且沒有學到生活必需的技巧。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告訴孩子,他的房間太亂,然後陪他一起一點點地收拾,最後讓他看到乾淨的房間原來是這麼好,以後他就會心甘情願地主動收拾了。

上帝就是這樣一個“與孩子同行”的父母,“與人同行”的神。他允許那些不合理的制度,出現在人類歷史的不同階段,使人能夠反省、批評和改善,他始終是人類歷史的主体。

默許卻修正引導
記者:為什麼上帝一定要人成為人類歷史的主角?

陳佐人:因為這是上帝對人的尊重。上帝按自己的形像創造了人,使得人高貴而自由。從這點也能看出,上帝不可能贊同奴役他人。

聖經雖默許了那個歷史時期的奴隸制度,卻也提出了很多修正,例如教導人們要善待奴隸,不可隨意毆打等。這些都超越了那個時代的倫理水平。更何況,在新約的《歌羅西書》第3章第11節中,明確提出了,在耶穌裡,“在此並不分……為奴的,自主的……”這像是神放置的一顆定時炸彈,終將從內部銷毀這個不合理的制度。

這就是上帝使用的方式,不是用政治、法律制度強錮人類,而是用真理的啟示和生命的見証,引導人們由內而外改革社會。

記者:總結您的觀點,您是不是在說,當我們看到聖經中記載的一些難以理解的制度、習俗時,我們要想到,第一,聖經是歷史的啟示。第二,上帝重視人的文化階段。第三,對於一個時代中階段性的不合理東西,聖經雖有時默許,卻一定會有所修正、引導。是不是這樣?

陳佐人:是的,這就是上帝的智慧。所以在殘酷的審判中,你仍能看到上帝的公義和愛。

能而不為稱慈愛?
記者:沈文的作者還提出了一個很多人都想過的問題,那就是,既然上帝既全能又慈愛,人世為什麼還有這麼多苦難?

陳佐人:因為上帝與人之間有一個隔斷,在基督教口中稱之為“墮落”。人既犯罪,背離了神,就要承擔“罪的現實性”的後果,那就是苦難。受苦的不一定都是犯罪的人,但人既然生活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就不可能獨個倖免。

記者:您說得很合理。但是像沈中這一類的尚未信的朋友,還是可以問:即使苦難是人類自身的過錯造成的,上帝還是可以伸手拯救他們啊。他聽著世人痛苦的哀嚎卻不伸手救拔,他的慈愛何在呢?

陳佐人:這就看如何定義“慈愛”了。我們為人父母的都知道,慈愛的父母,並不會對孩子有求必應,或包攬一切。孩子要的,我們常常不給,孩子不要的,我們倒可能硬塞給他。所以在孩子的眼裡,有時父母不僅沒有“拯救”他,反而給他“製造”苦難。

當年幼的孩子向我們要一輛腳踏車卻被我們拒絕時,是否就代表了我們無錢購買?還是表明了我們不愛他?不,都不是。這只是一個必要的教育過程,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

上帝待我們也是如此,他有主權,有能力,有慈愛,他比我們更知道,什麼對我們是好的。

天一樣高的願望
記者:那麼,面對苦難,人們應該持什麼樣的態度呢?

陳佐人:第一,遇到苦難不要怨天尤人。

第二,從苦難中看到了人的有限和不完美,因而更要去追求那真正的真、善、美。

第三,堅信真、善、美的存在,從中得到力量超越苦難。

記者:您對沈中有什麼勸勉嗎?

陳佐人:沈中心中有很崇高的理想、很清白的願望──儘管這理想、這願望像天一樣的高,是人間很難達到的。這是上帝放在他心裡的,希望這不成為他信上帝的阻擋,而成為他繼續尋找真理的動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