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許多輿論都在呼籲保護國粹,但收效甚微,個中緣由,見仁見智。前段時間,我偕妻兒回國,卻有了一些新感悟。

妻自幼隨其父母去美國後,很少回國,但一直對中國文化有深厚感情,從小讀《三字經》,看古典詩詞歌賦,且對中國藝術也情有獨鍾。說來也很奇怪,在美國,平時她能找到不少涉及中國文化的團體,大家常常聚在一塊,互相切蹉,有人織毛衣,有人拉二胡,有人唱京劇,老少皆宜,其樂融融。

回國後,妻想參加國內類似的團體,卻被人推薦到老年協會。更糟糕的是前兩天,我們被邀請參加婚禮,妻特地定制了一套淡黃色的旗袍,還打磨了珍珠項鏈,手提名牌小包,饒有興致地赴宴。結果,乘興而至,敗興而歸。席間不止一位來賓把她當作服務生,吆來呼去。妻感到非常尷尬,回家途中悻悻地說,之前已料到國內大酒店的服務生多穿旗袍,為了區別,還特意定制名貴色調,想不到還是逃不了被誤解的結局。“或許他們把我當領班了吧!”妻自我調侃,又疑惑道,“在美國,人人都把旗袍當作中國國禮服來對待,非必要場合還不敢穿,在中國,怎麼旗袍就成了工作服了呢?穿得再名貴也只是酒店服務生嗎?”我一時無言以對。

旗袍原是滿族男女所穿的日常服飾。到了辛亥革命,女權主義興盛,旗袍一改原本平直寬大的造型,中間束細腰兩側開高衩,凸現女性腰部與大腿的自然美。而男性的長衫則基本保持原貌。上世紀40年代,旗袍流行,處於鼎盛時期,國內高官和外國駐華使節夫人在重大外交場合,平常女子在隆重的國典家慶都會穿一身旗袍。那個時代,旗袍有了中國國禮服的地位,影響遠及美國及西方其他國家,並一直流傳到現在。

但在國內,服飾卻有了重大變化,先是大規模國家建設,再是改革開放大潮,女子穿著先是中山裝,再是西式服裝,再就是現在的多元化、多樣化。不知何時,有人提出保護各類傳統,曰“國粹”,於是,眾人跟隨,將諸多傳統紛紛搬出,奉若至尊,提醒國人勿忘民族精華。這種行為的初衷自然無可厚非,但“國粹”不僅是“國家之粹”,更應是“國民之粹”,把“國粹”無限拔高,不免矯枉過正,成了國家供奉之物,高高在上,失去原生性,也失去了民粹的動力,到最後只有兩種結果,一是被商家利用,想顯現傳統特色,卻被爭相模倣,成為某種行業特徵,最典型就是旗袍,前幾年興盛的紅木傢具也是如此,現在似乎也成了賓館中才有的擺設;二是為強求保持其原貌,拒絕與時代特徵相結合,最終被束之高閣,曲高和寡,比如二胡、京劇。

在美國,沒有人去刻意提倡旗袍、二胡或京劇,半個多世紀來卻仍然在華人區中保持著應有的地位,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究其緣由,不少國人對諸多事物,無論外來的,還是原生的,常缺乏平常心。一有風吹草動,便大動干戈,蜂擁而至,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所謂的“保護國粹”可能也如此。不過,麻將這種“國粹”卻保留較好,儘管常遭至非議,但其“生存之道”卻也值得人思考。(作者是旅居美國的商務人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