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年以來,世界萬物一直謹守大自然的規律,和諧融洽地運作。直至文明人的出現,妄以為自己有能力凌駕一切,將地球摧殘得無以復加。如果我們能夠放下成見,嘗試瞭解大自然的法則,不難明白地球告急的根本原因。
大自然法則之一:萬物之間緊扣相連
生態系統是一個結構精巧的網絡,所有部分皆緊扣相連。以魚為例,牠在水中生態系統中不僅是魚,牠也是水中植物所產生的氧氣的消耗者,同時是寄生蟲的棲息地和魚鷹的獵物,死後則會變成滋養水中微生物和植物的養份。如此可見,魚是整個生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一旦魚類的生態失衡,便會影響整個系統。自然裡的萬物無不如是互相維繫著。
文明人卻漠視這種互相依賴的關係,懷著「短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心態,肆意將生態環境搬弄和毀壞,終於引起重重的負面連鎖反應,正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釀成地球危機。
大自然法則之二:自然界中的授與受
大自然內的各生命體雖有著不同的角色,一個生命的誕生和成長,就需要自然界其他生命的供養;而該生命的死亡,亦延續了另一些生命的長成。生命循環不息,各就各位。大自然的每一成員都同樣扮演授予及接受的角色。例如:獅子捕食羚羊,但獅子每日的糞便或死後屍體亦能滋養泥土,孕育大地,而羚羊死前的生命就是依賴這遍大地,嘴饞嫩葉而活存。這樣,羚羊的死亡不但造福獅子活存,同時也獅子的生活也造就泥土或其他生命的活存。
相反,我們短短數十年的文明生活,就在自然界不斷苛索,只是提取,最終留下來的就是一堆堆不能分解的毒物!
大自然法則之三:大自然並無廢物
大自然內的物質皆循環不息,所以並不會製造「廢物」。這法則可用土壤生態的週期循環說明:植物生長時,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養份;而動物將植物吃下後,會進行新陳代謝,排泄物中的二氧化碳再次進入空氣,土壤中的微生物則會將屍體分解,將養份釋回土壤,供植物再吸收生長。在這個循環系統中,沒有一樣東西是「廢物」,因為循環過程中的每一步產生的東西,都被下一步所吸收。
文明人的生活邏輯則是線性的:生產、消費、棄置。而棄置後的垃圾並不會再用於生產,令廢物大量堆積,故這是一種不可持續的制度。
大自然法則之四:「各成員只取基本所需」
大自然裡的生物只會拿取維持生存所需的物質,並不會貪心霸佔用不著的東西。你何曾見過有任何動物坐擁堆積如山,吃不完、用不盡的食物或物件嗎?
文明社會卻偏偏鼓勵人們多消費、擁有得越多越好,令生態環境被急促消耗破壞。
萬物皆明白要遵守以上自然法則,方可和諧共存,將生命永遠延續。但文明人卻以為自己可獲豁免,不斷污染自然界中的食物和水,毒害整個地球。這樣的人類,還能自詡為聰明進步的「萬物之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