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學員在研讀廣論之後,常會有小組討論,相互交換心得。有一回,我們討論完三惡道的苦,有一位女學員就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驗。

她說:從小到大,她的生活一直都很順遂,婚後也有一個愛她的先生。平順美滿的生活,讓她不曾嚐過苦的滋味。有一天她下班回家,先生看到她,很高興地告訴她:已經幫她把衣服洗好了。她一聽「幫」她把衣服洗好,「幫」這個字聽起來十分刺耳。家是二個人的,分擔家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幫我洗衣服?像是就該我做的工作,還給了我什麼天大的恩惠似的!」她愈想心裡愈不舒服。

於是她還等不及把東西放下,就發起火來,指著丈夫的鼻子大罵:什麼叫「幫」我洗衣服,衣服裡面沒有你的嗎?講這話,你當我是菲佣嗎?家是二個人的,你分擔本來就是應該的。說「幫」我,你不覺得很沒道理嗎?做丈夫的覺得很冤枉,一聲不吭地回到房間,半天不出來。女學員心想:做先生的做錯事不道歉,躲在房間裡不知道在做什麼。於是氣沖沖地跑到房間,打開房門的那一剎那,丈夫嚇得從椅子上跳起來,一臉驚恐,那表情像是看到鬼一樣。

女學員說到這裡淚流滿面,慚愧地說:沒想到為了一件小事,讓深愛她的丈夫在看到她時,像看到鬼一般。不用等到死後,她覺得自己當時就像在三惡道,受著煎熬。

聽完她的心得分享,讓我想起某個影集中的橋段。一對夫婦一起到超級市場購物,做先生的心想:太太平時持家很辛苦,想要好好慰勞太太一下,於是不斷地從貨架上選購太太愛吃的東西。太太看到推車上堆滿的商品,憋了一肚子氣,心想:我平常持家這麼幸苦,做先生的一點都不體諒,竟然如此浪費亂買東西!做先生的不斷買東西,妻子就愈發生氣,終於妻子忍不住就在超市裡發起脾氣,質問先生:難道你不知道持家很辛苦?你這樣亂買東西,簡直就是浪費。做先生的覺得被冤枉了,回答太太說:就是因為妳持家辛苦,所以才想買些好吃的東西,謝謝妳為了這個家付出這麼多。做妻子的聽到丈夫這麼說,覺得很慚愧,於是二個人開開心心地回家。

夫妻要如何相處?這個問題的處方,就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愛」:愛是人和人之間的潤滑劑。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快樂,常常是因人和人之間良性的互動,因為感受到對方的開心,讓自己產生愉快的感覺,所以我們的快樂幾乎是全然仰賴著其他的生命。

「家」是一個小社會,如果每個小社會都能和樂,大環境才能一團和氣。一個常常爭吵的家庭,不但會影響到子女,也會影響到鄰居甚至整個社區。一個家庭能否維持和諧,會影響到的因素很多,現代社會多半是雙薪家庭,夫妻兩人的工作環境,都有各自的人際關係,這些人際關係也常常會影響到家庭的氣氛。如果工作場合發生了不愉快,回家很難還有好心情,這個時候「體諒」就變得很重要。也許你的另一半悶悶不樂地回到家中,一句話也不想說,這時候你不需要急著追問為什麼,只要默默地遞上一杯茶水,並告訴另一半:如果你想找人吐苦水,自己很願意分擔,然後靜靜等待另一半願意開口。長時間下來,你的先生或妻子就會知道,另一半永遠是他的後盾,「家」永遠是他的避風港,久而久之二個人就會產生良性的互動模型,家庭氣氛自然和諧。如果看到情緒不佳的另一半回家,劈頭質問對方:為什麼要板著臭臉?這個家並沒有對不起你的地方。這時已經受到委曲的另一半,更覺得沮喪,工作上不滿的情緒加上另一半的不體諒,爭吵就成了唯一宣洩的方式。爭吵成為習慣,家庭氣氛自然不好。

男女會結婚,一定是因為愛。剛開始的激情,也許會因為時間淡化成親情,但不論是激情或親情都是以愛做為基礎。愛就是希望對方能快樂;如果只是想折磨對方,一味地要求對方、企圖改變對方,那並不叫愛。夫妻間的相處,只要問自己:在同樣的情形下,希望另一半用什麼方式來對待自己?就用你希望另一半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另一半。愛和體諒如果是人和人之間相處的條件,相信它也會是幸福家庭的基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