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貓看獸醫,對方是我的中學校友。
她滿腔熱誠問:「今晚校友會有個酒吧短聚,你也一齊來吧。」
「不好了。」我知道這個每月短聚,從來沒有足夠動力參加。
她繼續游說我,
我答道:「你知道我個性內向、害羞、不擅交際。我喜歡窩在家裡追看電視劇,不去了。」
既然我坦白招認自己真心的意願,坦白承認自己無可改變的弱點,對方不好意思強人所難了。
我很欣慰,活到這個年紀,終於領略隨心所欲的滋味:
在沒有損害他人的大前提下,忠於自己,善待自己,理所當然。
為怕別人不高興而扭曲個人意願,才是為難自己。
對於事物的喜惡,我們不可能沒有感覺,只是不敢表達出來,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熱情。
協商一件事,我們也要讓別人優先選擇才敢表態。
習慣成自然,我們逐漸迷失自己,甚至養成懶得抉擇的惰性。
簡單如人家問我們想吃些什麼,我們習慣說「隨便」、「無所謂」。
在日常生活以致工作、社交,我們變成一個面目模糊的人。
這種復古版「差不多先生」,怎可能是一個進取、好學、有創見的人?
快樂有時很簡單,就是對不想做的事、不想見的人、不想參予的活動說不。
對於不感興趣或不認同的事物,不必胡亂批評,拒絕接觸已經是一種表態。
記者語帶挑釁:「你覺得某作者寫得如何?」沒有看過,無意見。
電話推銷員問:「我們有個優惠套餐送你。」我不需要優惠。
朋友問:「一起逛商場好嗎?」不,上街買東西,我喜歡一個人。
好些時候,做個誠實的好孩子,才得快活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