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巴菲特筆記(草稿版) › Note1.基礎投資概念 › 共同基金與指數基金

Over the 35 years, American business has delivered terrific results. It should therefore have been easy for investors to earn juicy returns: All they had to do was piggyback Corporate America in a diversified, low-expense way. An index fund that they never touched would have done the job…
———Warren Buffett’s Letters to Berkshire Shareholders, 2004.

巴菲特:

過去35年來,美國企業交付出非常好的成果,這對投資人來說,要賺取豐厚的報酬應該也很簡單: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把美國企業以分散且低花費的方式扛在肩上即可。他們從不曾接觸的指數基金就可以完成這項工作……

筆記:


(S&P500指數,資料來源:Yahoo財經,http://finance.yahoo.com)

上面這張圖是S&P500指數從1950年到2011年的表現,你可以發現,從1969年初到2004年初,S&P500指數從101.51點上漲到1126.21點,35年上漲超過10倍,年複合報酬率約6.8% ( 未計算股利收入 ) 。過去這段時光真是美好,投資人只要投資S&P500指數基金,然後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和美國企業一起享受豐厚的報酬率。

只不過,最近10年就沒這麼美好了,從2001年初到2011年初,S&P500指數從1160.33點上漲到1325.83點,近10年只漲14.26%,年複合報酬率約1.34% ( 未計算股利收入 ) ,若再扣除掉購買指數基金的相關費率,恐怕投資人就什麼都沒賺到了。

再拿最近10年的台灣加權指數來說,請見下圖,從2001年初到2011年初,台灣加權指數從5295.53點上漲到8782.72點,近10年漲65.85%,年複合報酬率約5.19% ( 未計算股利收入 ) ,這樣的報酬率應該還算能接受。


(台灣加權指數,資料來源:Yahoo財經,http://finance.yahoo.com)

However the yearly comparisons work out, Berkshire’s long-term performance versus the S&P remains all-important. Our shareholders can buy the S&P through an index fund at very low cost. Unless we achieve gains in per-share intrinsic value in the future that outdo the S&P, Charlie and I will be adding nothing to what you can accomplish on your own.
———Warren Buffett’s Letters to Berkshire Shareholders, 2004.

巴菲特:

無論每年的比較方法是否有效,波克夏的長期表現相對於S&P仍是完全重要的。我們的股東能夠藉由非常低成本的指數基金買到S&P。除非我們未來能達成每股內在價值的收益目標,並且超越S&P,否則查理跟我就沒有附加任何東西到你自己就能達成的事物上。

筆記:

由於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投資人就能買到S&P指數基金,而且報酬率還算可以接受,這樣的話投資人還學巴菲特的投資方法做什麼?

這是很好的問題,畢竟投資人花了時間去學習投資方法,又花時間去分析公司,要是最後獲得的報酬率跟S&P指數基金的報酬率差不多,那根本就是做白工。

因此巴菲特的目標就是超越S&P的報酬率。嘴巴說要超越S&P報酬率當然是很簡單,畢竟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書都說能「擊敗市場」、「打敗巴菲特」。所以我們應該好好來討論巴菲特到目前為止相對於S&P的報酬率,這就是你在下一篇將會看到的─巴菲特的投資績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