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拉肚子的人,多喝有這個意想不到的好處

你可能試過睡前喝一杯溫熱的牛奶來助眠,但第二天起床後,卻發現自己肚子脹痛,還會有咕嚕的聲音。很快,你發現不得不找廁所來解決腸道的問題了。

顯而易見,你出現腹痛、腹瀉的癥狀了。

這並不是一段令人愉快的經歷,不過你可能會因此瞭解到,和大多數的成年人一樣,你也有乳糖不耐受(lactase non-persistent,LNP)的情況,不適合喝牛奶。

乳糖不耐受

其實,全球有2/3的人在喝下一杯普通的鮮牛奶後,可能會和你經歷一樣的情況。這和我們小時候擁有但長大後喪失的一種能力有關:新生兒的小腸中有充足的乳糖酶,也稱為β-半乳糖甘酶,它可以將牛奶中唯一的碳水化合物——乳糖(牛奶中乳糖的含量大約為4.6%,而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分別為3.1%和3.6%)分解成更小、更易消化的半乳糖和葡萄糖,進而被小腸細胞吸收。

隨著兒童斷奶,他們體內的乳糖酶水平會開始下降,到成年時就非常低了。當小腸沒有足夠的乳糖酶時,沒能被小腸消化的乳糖就會進入結腸,結腸中的一些厭氧菌會利用乳糖產酸產氣,引發不適的癥狀。

剩下1/3的人之所以沒有這種困擾,是因為他們體內編碼乳糖酶的基因LCT會持續表達一生。

他們可以一直消化乳糖,具有乳糖耐受(lactase persistence,LP)的能力。巴黎人類博物館的助理教授勞爾·塞古雷爾(Laure Segurel)表示,大約5000年前,一個基因突變使得歐洲南部出現了可以耐受乳糖的人,這和人類馴養動物、飲食中逐漸增加很多和牛奶相關的乳製品有關。

隨著人們一生中接觸奶製品的時間變長,這個讓乳糖酶持久表達的基因突變也得以保留下來。

塞古雷爾也是一項於2017年發表在《基因組學和人類遺傳學年度回顧》(Annual Review of Genomics and Human Genetics)上的綜述性論文的合著者。

他們目前已經在全球不同的人群中發現了5個和乳糖耐受相關的基因突變,其中最普遍的是LCT-rs4988235——LCT基因的上游出現了一個鹼基的突變,這個改變使得人體能持續表達乳糖酶。

他們還發現,乳糖不耐受的人飲用牛奶後雖然會有各種腸道不適,但腸道中常常會有更多的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雙歧桿菌是一類益生菌,它們主要利用牛奶中的低聚糖和乳糖,還能產生各種有益的短鏈脂肪酸,具有限制炎症和感染、調節宿主免疫以及減少脂肪積累等潛力。

近期,在一篇發表在《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雜誌的論文中,研究人員發現乳糖不耐受但飲用很多牛奶的人更難患上Ⅱ型糖尿病,這或許和他們的腸道中富集了這些有益菌有關。

有益菌喜歡乳糖

這項研究還需要從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說起。此前已有一些研究發現,在東亞人中,飲用牛奶和Ⅱ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有關,但是歐洲人飲用牛奶後卻沒有相同的好處。

研究者注意到,這兩類人群和牛奶相關的、最明顯的區別是,歐洲人群中廣泛存在著LCT-rs4988235,讓他們能持續產生乳糖酶來代謝乳糖。

在研究中,研究者對數十項調查性研究中的數據進行更詳細的分析後,也證實了這一發現:在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中,包括大多數中國人、日本人、新加坡華人、波多黎各人和美洲原住民等,較高的牛奶攝入量都和Ⅱ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降低有關,而在能耐受乳糖的人群中,包括非西班牙裔白人,這種益處並不明顯。

研究人員推測,在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中,較高的牛奶攝入量或能影響腸道的菌群組成、循環代謝等,進而對宿主的代謝健康產生有益影響,導致Ⅱ型糖尿病的患病風險降低。

他們進一步調查了1130位乳糖不耐受的參與者和637位乳糖耐受的參與者在攝入牛奶後腸道內的菌群情況,共涉及490種主要的、和牛奶攝入相關的腸道菌群。

在乳糖不耐受的參與者中,攝入牛奶和腸道中8種細菌的增加有關,包括7種雙歧桿菌和脆弱擬桿菌(Bacteroides fragillis),以及與5種細菌的減少有關,包括3種普氏菌(Prevotella)、糞源羅氏菌(Roseburia faecis)以及沃氏嗜膽菌(Bilophila wadsworthia)。相比之下,乳糖耐受的人群攝入大量的牛奶後,腸道中更多的是志賀氏菌、大腸桿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以及糞腸球菌等等。

這其中最大的差別正是人能否代謝乳糖。

當人們不能代謝乳糖時,喜歡乳糖的雙歧桿菌就能利用這些乳糖繁殖,它們的數量增多也會抑制其他一些細菌的生存,例如普氏菌、志賀氏菌、大腸桿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

研究人員還發現,飲用少量牛奶的人體內的雙歧桿菌也會有競爭,而飲用更多的牛奶或能提供更多的乳糖,可以讓這些雙歧桿菌都能更好地增長。

改善糖尿病

而這些細菌能降低Ⅱ型糖尿病的患病幾率,得益於它們會通過代謝,影響腸道中一些和患Ⅱ型糖尿病相關的代謝產物。

研究者發現,在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中,雙歧桿菌增多會改變人們腸道中一些關鍵物質的代謝。

例如,它們能促進腸道中的初級膽汁酸、一些支鏈氨基酸(BCAAs)以及谷氨酰氨基酸(GAAs)代謝。

此前的一些研究顯示,這些物質與患Ⅱ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一定的關聯。

另外,它們也會將色氨酸(會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風險)代謝成吲哚丁酸等,以及增加血液中β-隱黃素(β-cryptoxanthin,一種類胡蘿蔔素)的含量。

目前的研究已經證實,這2種代謝產物能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風險。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現在食用的很多乳製品裏面幾乎是沒有乳糖的,例如酸奶和乳酪等等。而且很多銷售的牛奶為了讓人們能更好地飲用,也選擇分解或者去除其中的乳糖。

因此,如果你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調節腸道菌群,一定要注意乳製品和牛奶的選擇。

如今,糖尿病已經成為了一種十分常見的慢性疾病。根據最新的一些研究,人體高血糖的狀態,也會讓人更容易患上一些呼吸系統疾病,例如更易感染流感病毒和冠狀病毒等等。

不過除了通過喝牛奶(可能還伴隨有腹瀉)來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風險外,也可以通過控制飲食等來達到這一目的。

不過,如果你想嘗試培養起自己腸道中的益生菌,除了堅持喝牛奶和忍受腹瀉之外。

一個更容易的辦法,或許是堅持喝含有雙歧桿菌的酸奶。不過論文的研究者則表示,還需要進一步探究喝牛奶和Ⅱ型糖尿病患病風險降低之間的因果關係。

研究雖然排除了飲食的相關影響,但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仍然存在,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鏈接:

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10.1146/annurev-genom-091416-03534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3-00961-1